微時代環境下閱讀危機的主要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閱讀能夠培養我們人文素養、文化內涵,更是提高學生知識水平、擴充視野、豐富人生的重要方式。然而,在當今時代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微閱讀”的時代以其鮮明獨特的特征迅速博得廣大網民的喜愛。本文擬在分析目前微時代閱讀危機的現狀,闡述微時代閱讀危機存在的原因,進一步根據問題的所在提出解決閱讀危機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微時代;閱讀危機;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9-0001-02
網絡技術發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以往的飛鴿傳書、書信、短信到現如今的微信、微博為代表的移動社交媒體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民生活的點點滴滴。正因如此,“微閱讀”時代以其方便、開放、自由、共享的特征悄然而生,使閱讀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受人民的青睞。微閱讀時代加快地推動了全民閱讀活動,讓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去,從而提升人民文化素質,培養他們獲取真知灼見的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因而,在網絡科技構建“互聯網聯合經典閱讀”時代背景下,了解人民閱讀所需和微時代閱讀存在現狀問題,抓住微時代閱讀的自身特征,及時采取相應解決策略,營造良好健康的閱讀環境氛圍,是當今微時代閱讀服務領域的關鍵性問題。
一、“微閱讀”:當今時代全新的閱讀模式
網絡信息科技勢如破竹的飛速發展,帶動信息文化爆炸式迅猛增長。因而,在都市快節奏的生活引導下,能夠在最短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資訊成為人們茶余飯后娛樂消遣的最佳模式。因此,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微閱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微閱讀借助于各種網絡媒體,它可以隨時隨地不受環境、內容及其他媒介的約束和影響,形式多種多樣如簡訊、段子、情感語錄等,內容豐富多彩可涉及娛樂、體育、安全教育、趣事新聞等。
當今時代促使微閱讀時代盛行發展的原因中各種便攜式網絡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等新媒介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曾有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使用網絡設備進行閱讀量曾達64%,人們在上班途中、下班娛樂、業余休息等時間可以使用微信、騰訊新聞、新浪微博等各大平臺,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充分利用了平時零散時間,間斷碎片化方式滿足自身閱讀的需求,從而也極大地促進了“微閱讀”的流行,使其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微閱讀的方式深刻地改變了人們平時的業余生活,然而,“微閱讀”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憑借手機、電腦等網絡設備使短信、段子、網文等內容迅速傳播,可使得不同區域的人們同時獲取信息。與傳統閱讀相比,“微閱讀”內容簡短精練、切合實際,而且網絡設備具有更強大的社交性、互動性且易操作、價低廉、信息資訊傳播更快,獲取途徑更方便。然而,也是由于這些優勢,往往促使當下微時代閱讀文化傳播偏向。零碎的時間,娛樂的閱讀方式也容易導致讀者知識思維碎片,加之閱讀的內容良莠不齊,缺乏監管,很多“三俗”信息、“黑黃”信息充斥在眾多資訊中,讀者只是受到獲取信息的便捷,并沒有達到閱讀目的,反而易使閱讀成為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因而,在微閱讀活動推廣過程中,我們要“避免微閱讀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盡可能地限制和制止負面新聞的傳播,為廣大人們創造和維護良好健康的閱讀環境,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和知識內涵。
二、微時代環境下閱讀情況的現狀
在當今微時代環境下,人們的閱讀情況大多令人堪憂。眾所周知,閱讀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文化素養、豐富知識內涵,很多人雖然在主觀上都認可閱讀的重要性,然而人們現如今習慣性地刷微博、玩微信、登QQ,去涉取各種各樣無營養的新聞資訊、報道等,并擅自傳播、發表評論,忽視了傳統經典的文化閱讀方式。功利性與娛樂性的微時代閱讀顯然已成為當今時代人們文化經典閱讀的主要障礙。因而,人們對于文化經典閱讀的良好習慣有待培養,經典著作閱讀的數量有待增加,自身文化素養有待提高。對此,需要政府以及學校、圖書館等大力宣揚傳統閱讀書籍的好處和優良特征,優勢互補,齊心協力,提高人們文化經典閱讀積極性。除了維護網絡微時代閱讀環境的健康性,還要積極傳承傳統經典閱讀模式,改變和升華人們文化生活空間、精神風貌,豐富人們文化生活,將網絡微時代與傳統經典閱讀相結合,實現人們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三、微閱讀時代產生閱讀危機的原因
在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巨大進步推動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尤其是伴隨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的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因而在網絡科技的沖擊下,微閱讀的方式深入人心,傳統閱讀的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導致現階段國民閱讀率呈下降趨勢。造成閱讀危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網絡閱讀的沖擊。由于網絡科技的發展,傳統閱讀逐漸被遺忘顯然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正如著名文學家余秋雨曾說,“誰也無法否認,閱讀在當代遇到了重大危機?!本W絡閱讀方便、有趣、快捷,使得他們不再需要像傳統閱讀方式一樣翻閱書籍、細心摘錄、細細品味,讓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其中。閱讀現今面臨著一場危機,其原因一方面就是信息科技、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的出現讓信息的載體不斷地推陳出新,英特網的迅速發展讓知識變得觸手可得。因而,閱讀作為一種信息獲取、知識積累以及精神成長的方式受到質疑和忘卻。過分地工具化閱讀使得閱讀的價值進一步地受到冷落和遮蔽,加劇了閱讀被取代的可能。另一原因是當今的社會環境對閱讀的影響。近些年雖然我國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文化事業的資金投入,然而卻落后于人們對文化的需求?,F如今社會倡導的閱讀活動及組織還不完善,社會整體閱讀氛圍不強也使廣大人們降低了多讀書重要性的意識。因而,現代經濟、網絡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網絡設備的依賴、社會的閱讀環境氛圍等都造成微時代環境的閱讀危機。
四、微閱讀時代解決閱讀危機的應對策略
提高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主動閱讀作為一種獲得性的技能運用到更廣泛的地方。促成全民閱讀健康閱讀的大環境,大氛圍?!澳臼芾K則直,金就礪則利”。教育的規律一直存在于時代的發展更迭中。要養成全民閱讀的良好習慣,內在條件是調動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而外在因素是社會和學校。首先教職人應注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多組織一些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活動。比如說詩詞朗讀比賽,讀后感征文比賽等一系列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形式。圖書館作為傳播閱讀文化的主要媒介和手段。可以設置讀書月活動,搭建一個學生可以互動式交流的平臺,將讀書的心得和對書籍的感悟通過分享的形式相互交流,這樣不但可以增進學生閱讀的興趣,還能起到宣傳和推廣的作用。此外,圖書館的館藏結構應該優化,排除一些陳舊的不便于閱讀的圖書,引進一些當下時政熱點刊物和流行暢銷的文學作品。并且要對不同的人群增設不同的書籍,要更加細分,分門別類的充分滿足不同人的借書需求。社會在大環境下對個體閱讀的影響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下網絡發展延伸到了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閱讀文化也應該憑借網絡通訊信息技術的東風得到更加廣泛的宣傳。
五、結語
中國幾千年傳承的閱讀文化,在新時代閱讀模式發生巨大變革的背景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閱讀危機。我們要認清現狀、找出原因,采取相對應的策略,既要傳承傳統文化,又要適應微時代背景下的閱讀方式,不斷調整以便適應新時代下新的需求、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高坤.微時代環境下如何進行青少年閱讀的有效推廣[J].新聞研究導刊,2018,(1).
[2]周靜.微時代環境下大學生主流文化認同危機及其治理[J].湖北社會科學,2018,(2).
[3]楊金丹.微時代環境下大學生閱讀的迷失與回歸——基于POX模型的視角[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5):40-43.
[4]劉彩霞,方必基,朱靈慧.“微時代”大學生黨員網絡閱讀現狀與導讀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7,(33):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7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