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理念下探究性學習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探究性學習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旨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過去的死記硬背向知識的探究性學習過程轉化,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向主動獲取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化學教學;探究性學習;問題情境;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4-0080-02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出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而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積極開展以“素養為本”的化學教學,以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科學探究、思考與交流等教學內容為依托,開展多種形式的探究性學習活動,通過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如何落實好問題情境的創設和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是我們每位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中學化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施策略做些一探討。
  一、精心創設探究性學習中的問題情境
  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基礎,問題的提出是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前提。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欲望,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然后分析和解決問題[1]。對于化學問題情境的創設,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圍繞社會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導入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化學問題,比如,家用水壺為什么會長“水垢”?純堿如何清洗油污?泡沫滅火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廚房中炒菜的鍋為什么“鍋煤”會越積越厚?等等。通過創設這些問題情境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此外,還可以導入與所學內容有關的其他生活物品、現象、事實和經驗、社會熱點問題、工農業生產問題以及化學與社會、經濟、文化、人類文明發展有關的事實材料、發明發現的故事等,讓學生去思考和解決。
  2.圍繞課堂內容創設問題情境
  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疑問,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積極思考和回答,從而產生探究的動力。例如,在講授“鹽類水解”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常溫下,食鹽水的pH值等于7,那么,其他鹽類水溶液的pH值是否也等于7呢?讓學生用酸堿指示劑檢驗NH4Cl、Na2CO3水溶液的酸堿性,然后根據現象進行判斷和思考[2]。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實踐探究,提升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圍繞實驗現象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對實驗現象充滿了好奇心,常常會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創設問題情境,可促使學生產生探究問題的欲望?;瘜W教材中的演示實驗以及課外小實驗都可以作為素材來加以利用。例如,在講解金屬與某些鹽溶液的反應時,教師先通過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并總結反應現象,然后創設問題情境:為什么鐵釘表面會變成紅色?其他金屬能否與鹽溶液反應?若能,反應現象一樣嗎?進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并通過實驗進行探究。接著演示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讓學生總結出規律和結論[3]。
  二、讓學生體會探究性學習的過程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統籌兼顧,盡可能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特別是基礎差、膽子小、不善于表達和展示的學生,多給他們回答問題和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給學困生多些幫助和鼓勵,讓他們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習自信心,得到全面發展并不斷取得進步[4]。因此,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化學思維活動的機會和空間,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
  三、加強實驗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一些化學反應現象、物質間相互反應的規律、結論的得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新物質的創造和發現都離不開化學實驗。運用好化學實驗,對化學教學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對教材中涉及的化學演示實驗教師必須當堂展示,和學生一起探究討論實驗的注意事項,總結現象,分析結論。對于學生實驗,教師應指導學生自主探究,精心設計實驗并親手操作獨立完成,以促進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提高實踐能力。堅持不斷地訓練,便可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落實好以“素養”為本的化學實驗教學。
  四、重視合作學習,深化探究性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個體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在小組或集體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思維過程,相互討論分析,質疑問難,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控教學策略以引導學生更好、更深入地進行探究,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和調節。合作學習要求學生間相互幫助共同合作,把成功的方法和經驗與大家分享,共同學習和進步。合作學習能夠深化探究性學習,使個人的探究成果轉化為集體的成果,讓學生在更深層次上認識所學內容,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都有積極的意義[4]。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多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分組討論共同探究,取長補短共同學習,然后匯報展示探究結果,教師做出相應的評價,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性學習能力同時得到發展和提升。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探究性學習效率   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有些教學圖片、化學工藝流程以及復雜數據的處理等,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用電子白板把圖片和動畫直接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觀察總結出結論。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完成探究性學習過程,而且形象直觀,便于理解。教學中對于一些較復雜、有危險、要求高、時間長、不適合課堂演示的實驗,可以拍成視頻在課堂上播放。這樣,既保證了實驗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又便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另外,網絡資源信息量大,為新課程的改革和實施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有關科學前沿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去閱讀和探究,還可以跨越區域的限制,與其他發達地區的學生交流、討論?,F代教育技術的合理使用,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六、滲透探究性學習方法,提升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化學問題的解決和物質的創造都離不開科學探究與實踐。在教學中要滲透探究性學習方法,以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新課程下“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 [5]。
  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隨著教師教學理念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探究性學習將使化學課堂教學達到更理想的效果,也將培養出一代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翁志岳.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實踐探究性學習[J].麗水學院學報,2004(26):109-111+124.
  [2]  王后雄.化學課程教育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  周漢鋒,張晴嵐.化學教學中問題設計策略的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6(7):101-102.
  [4]  陸宏民.初中化學探究性學習實施策略[J].河池師專學報,2003(S1):96-98.
  [5]  李俊.談《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特點[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9):6-8.
 ?。ㄌ丶s編輯 溫   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54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