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足夠的心理營養,實施正面的班級管教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正面管教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它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學生的方法,讓學生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培養自律、責任感及合作的能力,掌握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本文嘗試將正面管教理論運用到班級管理之中,實施一年后發現,在教室里實施正面管教的理念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要給予參與其中的人們(教師、學生、家長)以足夠的心理營養,這樣才能獲得充分的配合,讓正面管教的理念順利推行下去。
〔關鍵詞〕正面管教;心理營養;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5-0065-03
“心理營養”一詞來源于薩提亞導師、親子教育專家林文采博士的著作《心理營養:林文采博士的親子教育課》一書,跟身體健康需要物質營養一樣,孩子的心靈成長和心理力量的強大必須獲取足夠的“心理營養”。它包括五大方面:無條件的接納;此時此刻,我生命中你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贊美、認同;學習、認知、模范。有了這五大心理營養,孩子們生命中的“五朵金花”(愛的能力;獨立自主;聯結;價值感;安全感)就會燦爛綻放。除了要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教師和家長同樣需要心理營養,因為在教育過程中,他們常常會遇到挫敗而感覺沮喪和無助,沒有頭緒。在實施正面管教的過程中需要給足教師、學生和家長心理營養,這三方面缺一不可。
一、 給足教師心理營養,給正面管教鋪路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每一位教師不僅是教書者,而且是教育者。”教師是教育事件的主導者,他們懷著美好的心愿走進教室。但許許多多的偶發事件往往會打亂計劃,給教師帶來情緒上的嚴重沖擊。這個時候,給足教師心理營養,能讓他們重新樹立信心,重新走進教育事件的中心。
1.常用積極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認定
人的大腦中的意識分為三個層次:“意識”“下意識”“潛意識”。全國知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曾經舉過這么一個例子:喬·弗雷沙是前世界級的職業拳王,他每次比賽之前都要在自己的寢室里貼上一張“我一定要贏”的大紙條,每晚睡覺前看到之后默念,每次醒來的時候也是第一眼就能看到。必勝的心理暗示逐漸深入潛意識。他說比賽的時候腦海里就會浮出這些字眼,就會涌上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在辦公桌上放置教育名言警句架,在辦公室里張貼名言橫幅,上課前默念名句,經常告訴自己:我一定是最棒的老師!這些積極心理暗示能夠逐漸深入心靈,給我和配班的老師們以無窮的力量。
2.借助互相“打CALL”,溫暖彼此的心靈
人是群居動物,人在群體中的情緒往往受周圍人的影響。同事之間的評價和肯定能夠讓人感受到群體的溫暖。華東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王斌華老師曾經在他的著作里介紹過“校長—同事評價”一法。澳大利亞的安東尼·欣克菲爾德是其主要倡導者。這個評價法在澳大利亞的中小學得到廣泛采納,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并影響到其他許多國家。基于這一理念,加上受到嘉興市實驗小學“期末打call”影響,我也積極主動地在我班全體配班老師中間率先打起了call。
“葉老師,你思維敏捷、熱心助人,常常把自己的思考結果和同事們分享。我為你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打call?!?
“姚老師,這個學期你帶著孩子們浸潤在音樂的課堂里,你自身對音樂的熱愛深深感染著孩子們。孩子們受你的影響愛上了音樂課,愛上了音樂?!?
“李老師,你的這一次經驗總結為我們傳經送寶了。感謝你,無私的教練?!?
“史老師,謝謝你在下課之前迅速整理好繁雜的教具,并且還組織小朋友收拾好了教室地面的紙屑。這么細心,非常感謝你。”
對我的這些話,老師們聽著看著常常會笑容滿溢。隨后我接到了李亞群老師的溫馨短信,也收到了保安大姐的贊美短信。同事之間的互相鼓勵給了我們無窮的動力。
3. 依靠專業幫助,科學疏導情緒
當今社會,教師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當面對壓力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必須依靠專業的力量來進行自我調節。執教新的年級,面對新的挑戰,開學初,我就向學校心理老師尋求幫助。我和科任老師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心理學培訓,在崔月茱朱老師的講座中,我們通過參與有趣的體驗活動緩解了壓力,獲得了力量。學期中,我又將班級中的特殊學生、特殊情況整理成表格,提交給德育專家向校長。向校長收到后非常重視,組織了各科老師和學生家長共同“會診”,指導和幫助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期,這令我信心倍增,壓力頓減。
二、給足學生心理營養,給正面管教注入長久動力
1.個性祝福評語,給學生定位
在班上每個學生生日來到的時候,老師會給學生送上祝??ㄆW生每每拿到這樣的祝福賀卡之后,愛不釋手,反復閱讀。相信這樣的禮物能讓學生們珍藏很久,這樣美好的祝福他們會深深記在心里。每到期末,嘉興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們人手一份老師手寫的“愛心評語”。老師們表揚學生的進步之處,也會適時提出自己的期望,期待著學生們在新的學期里有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2.個性角色稱謂,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我們在平常的日子里會根據學生的特點為他們送上個性化稱謂,例如家務小師傅、踢毽子能手、看書小達人、古詩大王、閱讀小導師……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再調皮再讓你頭痛的學生也能在日常交往的過程中給你發現他亮點的機會。這時候,我們就要緊緊抓住機會,讓亮點更亮,給他提高的機會,鼓勵他,支持他。
學生小李自制力較差,時有破壞課堂紀律的現象發生,但是他活動能力較強。有一天在課間活動時,我組織幾位學生玩小球對打擂臺,好多學生流水一樣地走動,但他卻成了鐵打的擂主。我說,接下來小李就是咱們的“小球教練和裁判”。小李略微忸怩了一會兒就高高興興地組織大家玩起來了,我也很滿意地離開了。但第二次課間的時候,小李流著眼淚過來找我,原來是幾位平時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不但不聽他的,還說他沒資格做教練和裁判,奪走了他的球拍。我跟著小李走過去,對全班說在這個小球對打上小李的水平最高,完全勝任教練和裁判,有意見可以跟他提,他可以改進。于是小李又一次走馬上任。后來我收到了小李媽媽的短信,說孩子特別高興,此后他對班里其他活動也非常積極。像這樣的個性稱謂在我們班里還有很多,如“皮筋大王”“垃圾管家”“成語掌門人”“故事喇叭”等。用特殊稱謂肯定學生的特別之處,能給予學生有力的心理支持。 3.個性活動場,給學生創設展示自己的舞臺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給學生創設煥發生命活力的舞臺是教師需要努力做的一件事。給垃圾桶換垃圾袋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垃圾袋很大,套上去之后還要拉起多余的袋口將它挽一個結才能使垃圾袋在垃圾桶上很好地套住,一般學生不會做。我特地把比較調皮的小劉請過來手把手地教給他,連續教了三天。從此以后,換垃圾袋成了他的絕活。很多時候,他在垃圾桶邊忙碌的身影常常吸引著許多羨慕的目光。學生們以能被請去跟小劉學而驕傲。我還將去文印室復印的事情交給了只顧自己看書、活在個人小世界里的小萬,讓他和文印室老師交代我要復印的內容,讓他在其他學生都坐好的情況下氣喘吁吁,神采飛揚地抱著復印的內容分發給大家。在我們班里,這樣的特殊活動場所,成為學生展示自己的小舞臺。
三、給足家長心理營養,給正面管教建立強大后盾
做家長總會有許許多多忐忑的時刻,最害怕的是老師電話響起的時刻,家長的情緒起伏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因此,應給家長足夠的心理營養,讓家長建立起“我是最棒的家長,我是愛學習的家長”的信念,讓他們坦然從容地應對孩子出現的各種情況,保持“大后方”的穩定堅實,如此才有利于孩子的發展。
1. 日常感謝,穩定家長的情緒
家長的忐忑還表現在孩子考了好成績時志得意滿,考差時陰云密布。成績就像家長臉部的晴雨表。家長情緒的起伏嚴重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狀態也時好時壞。為了讓家長們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能平和穩定,給學生創造一個穩定的家庭心理環境,我非常注重日常的感謝,抓住細節,感謝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小常是被隔代教養多年之后才回到父母身邊的,個人衛生非常差,座位周圍搞得像個垃圾場。在與家長溝通過并且又多次指導后,他在個人衛生方面有了較大進步,我給小常家長發去這樣的短信:謝謝親愛的家長朋友,最近小常的桌子底下已經非常干凈了,感謝你們的支持和配合。我給生活在重組家庭中的性格孤僻的小王家長發去這樣的短信:小王今天在地上揀到一塊彩色橡皮,一般小朋友會直接放在老師的講臺上,可她卻頗費周折地找到了失主。家長常會回給我表達驚喜和感激的短信。我相信,在這樣的交流之后,家長也會更關注孩子的各種優點,調整自己的情緒,營造更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
2. 推薦好書,分享教育感悟
我喜歡閱讀教育類書籍,像 《正面管教》《智慧父母》《怪獸家長》《踏上閱讀的快車道》等,而且會分享到家長的QQ群里。我還將自己在喜馬拉雅FM上聽到的諸如《心理營養》《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喚醒內在天才的秘密》等音頻直接分享到班級QQ群里,方便家長們即使在開車的時候也可以學習家教知識。做父母要不斷學習,學習力超強的父母才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我們的很多家長都及時下載了喜馬拉雅的APP,也常會跟我分享自己的教育感悟及收獲。
3.聯盟互助,能量互補
獨生子女缺少同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與他人互助協作的觀念;周末假期在家除了看電視就是玩電腦,家長不知該如何安排孩子的課余時間;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過于單一,缺少方法指導,欠缺學習和交流。在嘉興市實驗小學里有這樣一個傳統,每到一年級第一個學期的期中,每個一年級的班級里都會成立六七個家庭聯盟小組,以聯盟的形式開展各種校外活動,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聯盟活動使學生得到了鍛煉,也促進了家長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能量互補。
在努力實踐“給足心理營養”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收獲的快樂。
1. 給足教師心理營養,使教師能夠一如既往地熱情投身于繁瑣的班級建設工作中,有助于建設溫暖、有希望的班集體。
2. 給足學生心理營養,教師可以放心大膽地把問題拋給學生,給出建議,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急躁,不慌亂,改起來心平氣和。
3.給足家長心理營養,緩解了家長的各種心理焦慮,使之更加從容地面對孩子的問題,給孩子營造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
4. 形成了一套心理營養的“給予模式”:正視困境,多方給予。
5. 班級里形成了積極、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學生自信滿滿。
(作者單位:浙江省嘉興市實驗小學,嘉興,314100)
編輯/于 洪 終校/梅 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6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