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識譜教學游戲化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工作中,主要課程內容包括簡單的節奏與樂譜,基本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識簡譜,培養視聽能力和審美能力,掌握音樂肢體語言。根據課程音樂教學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過程和音樂課程標準,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唱歌、演奏、創作和欣賞,將生動的音樂作為載體,引導學生積累音樂常識,遵循低年級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積極地模仿。結合工作實踐,在新課改背景下將課本教材內容作為重要載體,設計豐富多彩的音樂游戲,從而讓學生在音樂游戲中體驗音樂之美,感受美的樂趣。
[關鍵詞]審美素養;音樂游戲;音樂課程
在當前的音樂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這是音樂課程與其他學科的區別之一。此外,其他學科基本以智育為主要目的,音樂課程在開啟學生心智的同時頗為重視美學教育。從狹義視角來講,審美教育即淡化教學知識的過程,加強師生的積極投入和吸引力。音樂教學活動應該是培養小學生審美感知能力和引導學生發現美的游戲過程,而且該過程應充分融合美學因素,以美感的生成為基本內容。
一、音樂游戲與特征
1.音樂游戲的基本定義
音樂游戲是一種音樂教育方式,該方式頗具藝術性和娛樂性,因而頗受學生的喜愛。在音樂學習中,音樂游戲能夠輔助學生理解音樂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2.音樂游戲的主要特征
第一,音樂性。從基礎視角來講,低年級小學生能夠在音樂游戲中更為有效地感受音樂的流動與節奏旋律的起伏,認知韻律,體會音樂意境,從而不斷增強視聽練耳能力和音樂審美素養。
第二,娛樂性。娛樂性是音樂游戲的核心特征,教師應充分發揮音樂游戲的娛樂性價值,讓學生在娛樂活動中學習音樂知識。例如,在教學生唱《踢毽子》時,可以組織學生玩踢毽子的游戲,和學生邊踢毽子邊唱:“我踢了八十五,你踢了一百一。好像花兒向上飛,好像活潑的小花雞。大家都來踢毽子,鍛煉身體好學習。”
第三,趣味性。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通過學習生動多樣的童謠、謎語、舞蹈等來學習音樂知識。此外,教師應根據科學的教學順序依次開展小學低年級音樂游戲活動,先做好兒童歌曲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學唱兒歌。兒歌是一種為兒童創作的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欣賞趣味,而且易讀易記易唱的歌曲,它篇幅短小、內容淺顯,特別重視節奏和聲韻的美感,內容生動活潑。
第四,創造性。音樂游戲編排具有即興性和開放性。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力,自由表達個人情感與思想意識。
二、認識樂譜教學游戲模式
這一概念主要是指將音樂游戲作為主要教學手段,在學生的音樂學習中融入游戲活動,從而使音樂教學過程轉變為生活化游戲,引導學生自覺進入自然學習狀態,從中輕松獲取音樂知識,增強音樂功底,發展音樂核心素養。
三、教學原則
1.以音樂為主
在音樂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音樂課程特色,遵循小學生的成長規律與個性特征,促進音樂課程教學活動與游戲元素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運用自然聲音和靈巧的身段與形式,通過視聽唱和舞蹈表演等方式來體驗音樂,獲取音樂知識,提高音樂鑒賞技能與知識踐行能力。
2.易于接受
因為音樂游戲大多屬于集體活動,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的特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通過了解學生的音樂天賦與水平來組織學生參與適宜的游戲活動。
3.形式多樣
教師設計的音樂游戲活動必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興趣愛好,與此同時,教師應注意運用豐富多彩的音樂游戲來保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4.運用音樂游戲發展學生的聯想能力
聯想是培養兒童想象力和幫助他們學習音樂知識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教師應在游戲活動中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享受自己想象出來的場景,感受音樂語言的魅力,體會音樂表達情感的方式,音樂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音樂游戲活動中,學生可以在想象中學習音樂知識。同時,教師在課堂中應積極鼓勵學生對所學的音樂知識進行想象,并描述自己想象出來的內容,以此拓展學生的音樂聯想能力。
四、實施計劃
1.確定目標,突出重點
音樂游戲的目標應該突出。例如,《聽聽走走》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讓學生在參與韻律游戲活動的同時初步感知其中的音樂知識。
2.目標的選擇應與目標緊密相連
教師應根據音樂游戲的目標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可以在童謠演唱活動中教學生學習聲樂常識,可以在游戲活動中告訴學生,聲樂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重唱、對唱、大合唱等。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不同規模的合唱游戲,引導學生在參與合唱活動的同時學會與人合作,掌握合唱節奏和曲調,充分體驗合唱游戲的快樂。例如,在教學音樂作品《小紅帽》時,可以運用小合唱的方式引導學生演唱,讓學生體會旋律的變化和情感。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做音樂游戲,并教學生領悟“我要當心是否路上有大灰狼”。
3.場地安排應便于活動
在組織學生參與音樂游戲活動時,教師應結合游戲內容精選游戲場地。例如,在組織學生玩《跳房子》游戲時,需要為學生精選格子房,然后讓學生坐在格子房兩邊,這樣能夠簡化游戲流程,同時方便學生觀察同伴的活動。
4.教具設計簡單有趣
在音樂游戲中,教師應采用簡單有趣的教具來輔助學生快樂地學習音樂知識。例如,在做《跳房子》游戲時,可以采用附在地板上的音符格子來組織學生進行跳躍和識別,以此輔助學生正確認知音符。
5.活動形式應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音樂游戲的形式應豐富多彩,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生唱《金孔雀》時,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孔雀開屏和跳舞的姿態,在游戲中聯想樂譜和歌詞內容。
6.游戲規則應簡明清晰
教師應結合不同的音樂游戲設計適宜的游戲規則,確保音樂游戲活動的開展。例如,節奏游戲《畫波浪》的規則:根據音樂的節奏,不能快也不能慢,手掌要溫和,步伐要一致,小碎步的步伐要小,不影響右邊學生的表演。
五、實踐策略
1.注重傾聽引導學生感受完整的音樂藝術形象
在小學音樂游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游戲中播放的音樂,用心感受音樂作品傳遞的內在情感與完整形象,明確音樂與游戲之間的關聯性。例如,在開展節奏律動游戲《聽聽走走》時,鋼琴的節奏在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之間來回變化,學生圍成一圈,在聆聽鋼琴音符節奏變化的同時進行表演和行走等。
2.貼近生活,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音樂知識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音樂游戲教學的編排應簡明而容易,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感到親切。教師可以將音樂知識與古典文學相結合,引導學生了解古人演奏的音樂。例如,先教學生吟唱《詩經》中的作品,然后介紹《詩經》。這樣,不僅能夠引導學生了解古典音樂,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
總之,教師應在音樂教學中掌握音樂游戲的音樂性和趣味性,在此基礎上設計游戲,如節奏訓練游戲、旋律訓練游戲等。這些都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教育工作者應利用音樂游戲使學生發展音樂,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啟發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創造音樂和發展音樂。
參考文獻:
[1]譚綺娟.小學唱歌教學中有效識譜的應用意義研究[J].北方音樂,2018,(19).
[2]徐 宇.小學音樂課堂中提升識譜能力的實踐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8,(20).
[3]于驚漪.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淺談[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8,(09).
[4]陳鳳環.提高識譜教學質量“四法”[J].甘肅教育,2015,(17).
[5]黃舒姝.識譜教學:小學音樂不可或缺的環節[J].音樂時空,2015,(21).
?。ㄘ熑尉庉?馮 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46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