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課堂中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對于美術的藝術鑒賞基本上只停留在色彩的喜愛,幾乎沒有鑒賞能力,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美術作品教學,引導學生對美術的理解,在教學中滲透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打造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采取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隱性教育主要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而顯性教育則是給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二者之間能有效地進行優勢互補,促進美術高效課堂的生成。
  一、小學美術課堂實施隱性教育的基本思路
  在新課改下,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的不足正在不斷體現出來。這主要是因為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傳統,加上美術作為一種副課的理念長期存在,導致其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較為低下,使得美術教育應有的價值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不管是學校、教師還是家庭,都對美術學科的重視度不足。尤其是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的教學方式較為落后,教學內容大都是以課本知識為主,教師對教學現狀的不足缺乏應有的反思,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同時教師教學也感到較為吃力。而采用隱性教育,主要是在教學中為學生心理上并未察覺的無意識教育方式,有助于改善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和學習知識的情況,能有效地將學生的角色意識淡化,并將教育內容與學生所處的日常生活氛圍相結合,引導學生感受與體會,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預先設定教育內容的教育方式。例如,筆者在進行三年級美術教學時,設計了一次美化教室的生動課堂,將美化教室作為生動課堂的對象,并要求學生觀察自己的教室設計與隔壁班的教室設計,并集思廣益地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設想,將自己的教室進行美化,以突出教室的亮點。這樣學生就能結合教師的引導,以美化教室為榮,在圖畫中將自己的看法畫出來,確保生動課堂的實施更具有針對性,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再如,在進行有關插花藝術活動時,為引導學生在手工制作中更好地領略和感受各種花朵帶來的美麗,學會欣賞和制作花朵,通過動手制作促進其審美欣賞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插花大師的作品,再去花圃中采摘鮮花和綠植,并在現場給學生講解插花的步驟和顏色搭配的事項,學生在插花的藝術世界中能結合自身的喜好來確定花束的類型、造型、顏色和大小等,這樣學生就能融入自然,借助鄉土資源來述說自己在插花中的感覺,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蘊含的美的同時,還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在這兩個案例中,均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在主體明確情況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雖然較為隱蔽,但是教學過程十分愉悅,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從而在學生“玩”的過程中促進美術知識的學習。
  二、小學美術課堂實施顯性教育的基本思路
  顯性教育是相對隱性教育而言的,其主要是借助各種公開的場所、手段,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切實注重顯性課程內容的準備,并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引導,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是按照計劃來執行的,學生在教學計劃的指引下,完成對美術知識的常規性學習。因此,在具體的實施中,教師需要結合所教學的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一般而言,為了更好地打造美術教學氛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美術輔助教學,這樣可以使美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滿足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面的快感,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量,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大的思維想象空間。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原色和間色”的內容時,首先,需引導學生重新對各種色彩進行認識,讓學生從科學理論的層面來對色彩分類進行全新的了解,從而可以對原色與間色更好地理解。學生在聽取教師相應的講解以后,對色彩分類會有一個基礎上的認識,如此教師便能夠讓學生獨自進行染色,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可以更深層地認識色彩和加強記憶,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態,在染色的活動當中感受不可思議的色彩變化,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強化學生學習的效果。再如,在欣賞《清明上河圖》這部作品時,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作品的創作年代及創作背景,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察畫中不同的表情,教師可以適當地插播歌曲,讓學生從聽覺和視覺來感受古人的生活環境。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題思想及當時作者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領悟作品的美學價值。
  三、二者優勢互補的對策
  兩種教育方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施,需要我們在具體的實施中進行綜合應用,這樣才能有效地實現優勢互補,促進良好課堂活動的實施。比如實施項目教學法,就能將二者進行優勢互補,學習認識色彩的內容時,1.提出項目安排;2.引導學生對項目有基礎的認識并進行分組;3.開始項目過程,要求所有小組在畫布上進行色彩描繪;4.完成項目,展示各組繪畫作品;5.老師評價,小組互評,整理總結學習心得,明確這次項目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6.布置課后學習任務,各小組相互合作,尋找生活中各種色彩的樣本。隨著項目的結束,課堂學習時間也結束了。每個學生都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發揮了自己作用,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老師可以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學會與人合作,尊重他人,才能促進項目的成功。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課堂中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的結合是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的有效對策,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們既要明確各自的實施思路,又要做到有機結合,優勢互補,才能打造高效的小學美術課堂。
  【作者單位:灌云縣第二實驗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