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視域下的科學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當前素質教育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其中核心素養這一教育理念迅速地滲透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小學科學學科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這就要求小學科學教師能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站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采取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
教育部正在大力推進全面深化課程改革這一重要教育改革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貫徹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已經成為各學科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而加強核心素養體系建設就是保證這一根本任務得到貫徹落實的重要手段。如今小學學科教學要迎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相融合,實現小學學科教學的創新發展。
一、小學科學與核心素養的基本概述
科學這門學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奠定小學生的科學知識基礎,并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而核心素養則是一種學生應該具備的、可以適應其未來個人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能力與素養。在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中,若是教師站在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來開展教學活動,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進當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問題,并且推進小學科學教學的順利開展。具體而言,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能夠圍繞著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以及社會參與等三個維度來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學會學習、責任擔當以及實踐創新等等方面的綜合素養。由此可見,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開展高效的科學教學,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科學教學的創新策略
?。ㄒ唬┩ㄟ^對比實驗展開教學
對比實驗實際上就是設置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實驗組,對其實驗后的結果進行對比與分析,對各種影響因素和實驗對象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在對比實驗中,操作實驗的人可以有意識地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這一被改變的條件與實驗結果之間的關系。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對比實驗來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與實踐創新的素養。比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先演示一個對比實驗:(1)將一個雞蛋放進清水中,雞蛋下沉;(2)將雞蛋放入飽和鹽水中,雞蛋浮在水面上。通過這一對比實驗,教師可以激起小學生對新課知識的探究興趣。而教師可進一步激發小學生的這一興趣,即讓小學生自主地設計“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科學實驗。例如有的學生設計出“如何讓橡皮泥浮起來”這一科學實驗,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不同的嘗試,最終通過改變體積這一條件,實驗成功了。在科學實驗中,教師要更關注實驗過程,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樹立起良好的科學精神,并懂得站在其他的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二)通過知識競賽活動展開教學
知識競賽活動是一個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教學活動,教師可將這一教學活動形式引入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和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比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看月亮》這一課的教學前,教師就可讓小學生自主地預習這一課的知識內容,然后在課堂上開展知識競賽活動。這一教學活動可檢驗小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教師在課堂上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師可以設計出合理的知識競賽問題,如(1)月亮是什么形狀的?(2)有時候我們能夠看到除了圓月亮之外的彎月、半圓月,原因是什么?(3)像香蕉一樣的彎月可以被稱作什么?一般什么時候出現?(4)呈半圓狀態的月亮可以被稱作什么?一般什么時候出現?(5)當月亮為完整的圓形時,它可以被稱作什么?一般什么時候可以看到這樣的月亮?(6)月相為什么會出現周期性變化?這些問題可以奠定小學生學習月亮知識的基礎知識,有利于小學生在良性競爭作用下積極主動地投入進來,既可提高小學生的知識文化素養,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通過課堂討論活動來展開教學
課堂討論活動是提高學生知識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并提高科學教學效率,可開展有效的課堂討論活動。比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觀察水》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小學生圍繞著“水的秘密有哪些?”“安全水是健康水嗎?”“水安全問題是什么?”等等問題來展開課堂討論,在討論結束后歸納自己的觀點。這一課堂討論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在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前提下,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是教師當前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也是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科學教師要合理地運用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心小學 福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