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地理教學中典型問題及對策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新課改之后,所實行的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對于高中地理等眾多學科的教學效率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但從教學實際來說,教學改革和創新還處在循序漸進階段,所以不可避免地會暴露出問題。本文中我就針對高中地理這門學科,探究其教學中呈現的問題,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幾點教學對策。
  【關鍵詞】高中地理  問題分析  對策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140
   正如哲學上所分析,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消亡,而發展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是波浪式的前進或者螺旋式的上升。所以對于當前的教學改革來說,我們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但前進的過程卻很難做到一帆豐順。因為我國長久地實行應試教育教學體制,一茬茬的學生不斷地更新,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教學改革適應較快,但對于教師來說我們往往身處行業時間長,尤其是一些老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往往比較久遠,這就導致在素質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呈現出思維轉換需要過渡期的問題。進而也就導致教學改革和創新,尤其是在內容和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過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
   而在我看來,問題才是進步的最大驅動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并結合教學實際研究方法去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出現和解決的循環過程中,無形無息地就完成了教學內容和模式的“升級”,逐步實現學科教學效果的提升。
   本文中我想探討的科目是高中地理,從學科來說高中地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非常普通的學科,不論是在內容設置難度還是在考試中占據比重方面都處于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存在,單從學生短期內的知識學習來說,地理看似不太需要學生重點去學習。但從學生未來專業的長遠規劃來看,地理涵蓋的專業面非常廣,并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求相對較高,專業人才缺口也相對較大。所以培養地理方面的人才是我們高中階段地理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來說,地理學科教學更加強調實用性和實踐性,這就進一步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過程中也相繼暴露出更多的問題。所以,本文中我將根據當前高中地理的教學實際來綜合性剖析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教學改革建議,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學效果。
   一、剖析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對于高中地理的教學要求來看,更加注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思維包括學生的學科思維、獨立思維等;而能力則是自主學習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等等??傊詡鬏斨R和培養技巧為直接教學目標,而以培養學生學習核心素養,突出智力因素為根本目標。但從當前教學實際來看,問題也恰巧出現在這幾個方面。那么接下來我就從以上幾個方面中選擇其中最為典型的三個問題來進行細致化的問題剖析。
   首先,對于教師來說,我們在教學知識和模式的整合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對于學生來說,任課教師是最了解學生一門課程學習能力和缺點的人。所以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做好內容和模式的規劃。但當前新課改之后,內容和教學理念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打亂了教師以往的教學規劃,而對于新知識教學形式的適應過程中,教師很容易在教學內容重新規劃、教學難點定位、教學模式創新方面出現偏差認知,進而導致課堂教學設置和學生的需要契合度下降,反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其次,從學生角度來看,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銜接和過渡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要面臨知識學習方面的轉變,因為高中地理相對于初中地理來說知識內容更加細致、專業,需要學生的空間能力、圖文對應能力等要求進一步提升,但新課改之后教材內容反而更加精簡,潛在性知識點較多,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針對的補充和梳理,進而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的過渡。但在過渡過程中習慣了跟著課本“劃重點”的教學節奏,教師往往在知識遷移初期出現判斷偏差,進而導致學生知識過渡效果不佳,影響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再次,從課堂教學來說,我們在模式選擇方面容易“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因為新課改實行以來,探究式教學、分層次教學等教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盲目跟風”,不論有無必要都必須融入一點新的教學模式,這樣做反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也對新課堂失去興趣。
   二、以學生為本,針對問題提出教學改革對策
   素質教育的核心觀點是以人為本,一切圍繞學生的需求和發展進行內容和模式的設置。所以以上問題的解決我們都要做到以學生為本,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與學的契合性。
   首先,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站在雙方立場上進行知識和模式的整合。一方面,作為教師,我們對地理有著厚實的專業知識積淀和重點認知,所以在內容和模式的設定方面,我們要圍繞地理的學科核心目標展開,從而抓住最核心的任務;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如例題難度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模式是否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契合等。從而通過教與學需求的綜合考量,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
   其次,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銜接和過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初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節奏和重點都要有所轉移,所以在高中地理知識更加細化的前提下,我們在開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更要會抓重點、抓基礎,用最為直觀的內容和例題先讓學生習慣高中地理的學習模式和節奏,然后循序漸進地實現知識的拔高和拓展,從而讓學生在一開始就打好基礎,以便在未來的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靈活利用素質教育所提出的新的教學模式。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所創新出的集中教學模式都是基于“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等核心教學理念發展而來的,所以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教學模式的創新最需要的遵循核心教學理念,而不是模式上的生搬硬套。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做到以學生為本,結合教學實際進行教學模式的排列重組,尤其是組合性應用,讓教與學實現最大的契合性。
   總之,不僅僅是高中地理這門學科,教學改革所帶來的必然是問題的暴露和解決。作為教師來說,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快適應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才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做好角色的轉變,充分發揮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在知識和方法等多個方面給予學生正向的、科學的引導和教導,做好對應的學科知識教學工作,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2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