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社會處于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作為一門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操作能力為主的基礎課程,在初中階段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廣大教師必須做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從新的角度出發,研究出適合當代學生的一套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教學理念  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75
   當前,各行各業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也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和互聯網。在這種背景下,信息技術走進了學校,成為了一門必修課。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通過學習信息技術,學生不僅可以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還能學會如何獲取和處理信息,更有利于拓寬視野,提升信息素養。因此,要重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然而,長期在“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低效化的情況嚴重,阻礙了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發展。鑒于此,有必要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改革,讓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重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
   一、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著主體地位,完全控制著課堂,根本沒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情況下,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好。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是要轉變角色,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一直以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扮演著知識傳授和灌輸的角色,這種單一的角色不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今天,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角色,變知識的傳授和灌輸者為學生學習的啟發和引導者,與學生共同學習,一起進步。二是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雙邊參與的互動過程,尤其是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師要認識到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過程,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態,以平等的身份、真誠的態度面對學生,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互動、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學生的自主空間和時間充足。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學生留出充足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的空間與時間。四是要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操作體驗。尊重是師生之間平等交往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倡導愉快式教學,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初中信息技術的內容更新快、實踐操作性強,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興趣僅僅圍繞在玩電腦這方面,并未對信息技術知識產生深層次興趣。那么,如何挖掘初中信息技術課中的趣味因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一是巧妙利用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否成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動、新穎的導入能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相反,平淡的開場白根本不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更別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導入方式,如懸念導入法、情境導入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二是組織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烈的好勝心是學生的一大特點,教師不妨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組織一些競賽活動,如指法輸入比賽、繪圖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三是適當安排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信息技術課中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需要學生通過反復練習來掌握,為了避免因枯燥的操作練習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結合學生喜愛游戲這一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利用電腦上自帶的游戲軟件,開展一些操作訓練,讓學生在愉快的玩樂中輕松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
   三、圍繞新課程改革,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大都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先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然后由教師機控制學生機為學生演示操作步驟,最后讓學生動手操作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主動發展的空間,他們的積極性不高,主體作用無從發揮,根本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鑒于此,教師要圍繞新課程改革,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下面簡單介紹兩種教學方法。一是要精講多練。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多動手操作,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靈活運用知識。二是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主動、有目的地獲取學習材料,通過不同途徑、方法完成活動“任務”,從而使自己的各方面都獲得一定發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盡可能地設計一些有趣、實用的任務,并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空間與時間,從而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知識、思維、技能和情感都得到一定的鍛煉和熏陶。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只要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開創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馬靜.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初探[J].學周刊,2014(21).
   [2]蔣昌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思路[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8).
   [3]王春濟.淺談新課標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0(03).
   [4]劉妮娜.初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的認識與思考[J].時代教育,2014(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