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型學科,在當前素質教育提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下,對于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從當前初中音樂教學實際來看,還存在內容和教學模式老舊的現象。所以本文中我將從流行音樂引入的角度去分析,當前初中音樂教學如何實現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
【關鍵詞】初中教育 音樂教學 流行音樂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143
一直以來,在我國各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科和學科之間的地位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性。雖然從學校設立的初衷來看,可以總結為四個字:“教書育人”,即傳輸知識,培養人才,但從實際教學來看,尤其是我國曾長久的處于應試教育教學體制下,所以我國的學校教育長久的打上了應試的標簽。一方面,從學校的課程設置來看,關于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學科雖然都包括在內,但在重視程度和課時設置方面,卻一直存在著涇渭分明的差距。就以本文中我們所要探究的初中音樂來說,初中階段除了語數外等一以貫之的主要科目之外,還涉及了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計算機等總共十多門副屬性科目,但相對于理化生等科目來說,音樂等藝術類、技術類學科,由于不納入考試考察范圍,所以在教學重視程度和教學精力安排方面基本是處于形同虛設的局面,甚至課時直接成為考試科目的補充,在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等方面絲毫未發生作用。另一方面,從教學模式來看,即使保證了一定的教學實踐,音樂等藝術類學科的日常教學也屬于“無為而治”、“不思進取”,基本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不與時俱進去探索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使一門原本學生興趣十足的學科變為不感興趣的學科。而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勢必要做到不破不立,實現內容和模式上的創新。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型學科,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普通的考試型學科不同。考試型學科如語數外等,注重的是專業領域內知識的傳輸,從而讓學生具備某一方面的技能,進而為下一步學習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將來發展為專業型人才奠定基礎。而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大部分以美育為教學目的,即培養學生基本的音樂審美能力,塑造學生的音樂興趣,并充分利用音樂美的呈現來陶冶學生心靈,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和人格的健康發展。所以在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不僅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更要求藝術類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真正讓學科知識、思想融入學生精神,起到影響和陶冶作用。而本文中我將要探究的就是,在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秉承著創新的理念,如何實現初中音樂教學領域的創新,并針對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展開探究,分享實際的教學經驗和看法。
一、初中音樂課堂引入流行音樂的意義
對于教師來說,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保證自身的“通透性”,即充分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學科特點、人才培養目標、未來發展方向等。而我們本文中要探究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那么我們就必須從內容和模式上明確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學創新奠定基礎。
首先,在我看來,流行音樂相對于其他音樂分類來說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從人的個性發展來看,人是最容易受環境和氛圍的影響,而初中生所處的音樂環境絕大多數是由流行音樂構建起來的,這也是學生最熟悉、最感興趣的部分。流行音樂引入課堂,能夠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藝術審美也更能夠契合學生的需求,進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上音樂課的積極性。
其次,流行音樂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句話一針見血的點名了藝術本質,既可以陽春白雪又要能夠下里巴人。而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審美能力和藝術積淀薄弱,所以藝術的呈現就要偏向于接地氣。而流行音樂來源于日常生活,來源于普通大眾,旋律、歌詞都是經過了普通大眾的審美認同,更容易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進而有利于實現音樂審美的傳輸,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當前初中音樂教學困境分析
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初中音樂等藝術類學科的教學處于一種青黃不接的時期。畢竟長久的忽視帶來了積弱現象,這就導致音樂在教學改革的初期容易陷入迷茫,找不到出路。此部分中,我們就結合教學實際,集中分析當前教學問題,為針對性教學做鋪墊。
首先,當前初中音樂教學在內容方面存在照本宣科的問題。面對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內容方面的改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容易存在有心無力的現象。畢竟教材中所囊括的教學內容往往是屬于高雅音樂或者經典老歌的范疇,和學生距離遠,所以學生感觸較淺,即使教師有心添加別的音樂形式,也往往因為把握不準確而畏手畏腳,進而導致內容創新陷入原地轉圈狀態。
其次,從教學模式的創新來看,鑒賞、教唱是傳統音樂課堂套路化的教學步驟。而對于初中生來說,正處于身心活躍時期,更容易產生心理上的煩躁感,面對或嚴肅、或莊重的音樂不僅不會產生學習興趣,更會對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產生排斥和抗拒,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進一步消磨殆盡。
三、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的措施
在我看來,把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是當前初中音樂教學改革的一項有重大意義的舉措。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合理規劃,才能確保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完美契合。
首先,從內容方面來看,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素養,做好教學內容的篩選和把關。畢竟當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道德流行音樂就良莠不齊,精神方面受到的影響也好壞不一,作為教師,我們就要保證教學內容在思想和審美方面都要做到絕對的正向性,從而給予學生最為積極性的引導。同時也要兼顧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從教學模式的選擇來看,流行音樂不論是在歌詞還是旋律方面相對于古典等音樂形式來說相對活潑、接地氣。所以在教學模式的選擇方面我們可以適當地進行深挖,尤其是音樂鑒賞方面,深入歌詞和旋律探究其美學表現,從而從通俗易懂的歌詞和旋律中讓學生最直觀地感受音樂美,陶冶精神,凈化心靈。
總之,流行音樂引入初中課堂是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也代表了新時期我國在音樂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實踐性和實用性。但對流行音樂引入課堂來說,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很多教師尤其是老教師較少關注流行音樂,所以還需要教師樹立不斷學習的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實現自己專業領域的開拓創新,為做好初中音樂教學添足馬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