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動感、靈感的課堂中培養數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數字社會的進展,這個數字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幫助人們理解周圍的事物,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問題,為學生學習更全面的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通過感知、實踐、游戲活動、估算等體驗,全面培養小學生的數感。
  關鍵詞 小學數學;動感;靈感;數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36-02
  數感是人們在理解客觀事物和數字時建立起來的一種意識,它是人們對數和計算的一般理解、感知和覺悟。傳統數學教學,過于注重知識解釋能力和計算能力的培養,但忽視了學生數字意識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數感、理解力和創造性較弱。數感是對數字數量及應用程序數量的一種主動、自動形成的理解。它是進行計算的基礎,是一種基本數學方面的素養。數感一般是基于對數字的理解,應用多種辦法來表示數字,掌握實際情況下數字大小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計方算法,獲得結果,以及合理解釋結果的完整過程。由此可知,培養學生的數感,是數學課程學習的基礎環節,也是數學課程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實際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從師者應結合教學內容,創造學習數感的條件,讓學生能夠在具體問題中體驗到數量之間的關系,促進數感的發展及素養的提高。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動感、靈感角度探討了培養學生數感的辦法,以期為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論交流與指導。
  一、在生活感悟、動手實踐及游戲活動方面培養數感
 ?。ㄒ唬┥罡形蚍矫?
  教學要關注從現實情景感悟出數的過程,例如從具體的3匹馬、4棵樹、3頭牛,把具體單位和數量的含義去掉,抽象為3這個數。反過來,3還可以表示任何具有3這個數量特征的事物,例如3支鉛筆、3個人等,隨著教學深入,還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數的豐富含義,比如計數是數、數量的數、度量的數和計算的數。
  又如,“瞧,你家的房子真大,差不多要136平方米吧!”“今天的天氣太熱了,都達到37攝氏度了。”又比如,當除法還沒有學的時候,小孩為了公平分物,都知道一個一個地分,這些都表示對數有了一定的概念。像這種把實際問題和數聯系起來,形成數物對應的一種思想,就叫數感。
  (二)動手實踐方面
  數學活動不能單純依賴記憶、依賴模仿,加強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這些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教學活動實踐,使得學生在腦海中將知識加深鞏固,這樣才能真正感悟數學的知識,增強數感。
  又如,認識米、厘米等基礎單位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卷尺,帶領學生丈量課桌的長度,或組織學生兩兩一組,丈量黑板的長度,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實踐深刻理解長度的含義,還能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丈量方法,為后面課程的學習做鋪墊。如,教學“長度單位”時,可以組織學生去操場跑長度50米和100米,測量一下實際的距離,加深學生對數字的理解。學習質量單位的時候,開展掂一掂、稱一稱活動,去提升課堂趣味感,讓學生體驗1g和1kg物體的實際重量,只有利用自身實踐經驗,才能增強學生數感。
  (三)游戲活動方面
  數學是一門較枯燥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特別是小學生,正處于好動、好玩的時期,對新鮮事物持有一定的好奇心,過了新鮮期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采用游戲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無疑是兒童最感興趣的一種方法。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快樂且富有成效,學生容易接受。例如,學習乘法表時,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教師可以利用“算24點”的方式,拿出紙牌,從中隨機抽取4張,組織3組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來,讓學生將加減乘除運用其中,得出24的結果,按照學生計算出正確結果的順序,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游戲活動,加深學生對數字的理解和認識,讓其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字的大小關系,靈活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二、在估算方面培養數感
  估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算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算知識和估算技能。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估算在數學學習中應用得比較多,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他們估算的能力,使他們擁有敏銳的數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估算在發展學生的數感中又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計算教學中,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大概的結果,設法找出答案。教師絕不能首先示范講解“豎式筆算”的法則和算理,那樣不利于學生數感的形成。估算不僅能解決現實問題,又能培養學生數感,相較于精確計算,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更廣泛,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措施。與計算有關的課程,經常是先估算得數大約是多少,再計算實際的結果。雖然估算教學單獨出現在教材中的次數很少,但在實際生活中不可缺少,并且隨處可見。由此看來,教師在數學教學時,除了讓學生掌握精確的計算方法外,還應讓學生培養一定的估算能力,養成良好的估算習慣,能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促進數感的進一步形成。
  例如,教師可以在開展估算課程的時候,多帶一些道具,例如本子、筆及粉筆,將其價格告訴學生,學生不需要計算,直接估算出50本本子、50支筆和50支粉筆的總價,最先算出的學生,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學生能將估算運用到實際運算中,培養數感。
  三、借助動感,感知體驗,建立數感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巧設有效活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實踐體驗、動手操作,在動感中促進學生數感的建立。借助動感培養學生數感,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開展一定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感知體驗、動手操作,從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意義,初步建立數感。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上“千克和克”時,筆者首先讓學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重1克)、2包鹽(重1千克)、5個蘋果(重1千克),引導學生在具體的事物中感受并認識質量的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其次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約重1克?哪些物品約重1千克?再次讓學生估一估:一個橘子重多少?6個橘子重多少?并讓學生動手用天平稱一稱,看看自己估得準不準,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最后讓學生想一想、算一算: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550克( )1千克。這樣,通過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稱一稱、想一想、算一算等一系列的動感活動,不僅幫助學生形成對數的良好直覺,建立數感,而且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感知的能力。   四、巧設情境,激發情感,培養數感
  情感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的規律,巧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去引發學生情感共鳴,促使學生自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感,達到以情激情、以情引思、以情促學的目的。
  例如,在小學二年級(上)“厘米和米”時,筆者結合以往學過的厘米和米,首先借助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樂學之情。如二(1)班的小明寫了這樣一篇日記:“在這美好的早晨,我從18厘米的床上爬起來,拿了10米長的牙刷,擠出2米長的牙膏刷牙,吃完早餐后走了120厘米的路來到學校參加升旗儀式。當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冉冉升起在20厘米高的旗桿上的時候,我的心里異常激動。回到教室,打開長21米、寬17米的語文書開始認真閱讀?!甭犕旰?,學生哄堂大笑。在此基礎上,我故意詢問學生:你為什么會覺得這篇日記很好笑?1厘米和1米究竟有多長?然后讓學生量一量橡皮、數學書、書桌、鉛筆、手掌心、黑板、教室的長度,從而掌握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理解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通過巧設情境,不但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數感,而且還調動了學生思考探究新知的內在動力,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自主積極性。
  五、挖掘美感,觀察領悟,強化數感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潛在的美的因素,采擷數學特有的美,巧設有效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推導、理解、觀察、思考、領悟,在讓學生發現美、享受美、體會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數感,使學生的數感真正得到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的美無處不在,簡潔的數字符號,簡單的數學公式,深邃的數學定理,精彩的數學構想,無一不體現了數學之美,令人賞心悅目。
  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下“三角形”中的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筆者事先讓學生準備完全相等的銳角、鈍角、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各一對,然后讓學生擺一擺、拼一拼、移一移??纯茨懿荒芷磾[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接著讓學生觀察已拼擺好的圖形,將圖形轉化成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進而利用知識遷移法,探索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探究、遷移、交流、討論,不僅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化了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簡練美,豐富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同時又強化了學生的數感,激活了學生思維,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六、結束語
  數感的培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數感情景,探索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將培養學生的數感任務落實到教學過程里,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去體驗現實,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培養數感的同時,更要幫助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學生數感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地去感知、體驗、理解、積累而形成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里,教師應立足教學實際,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創設有助于培養學生數感的情境,及具有動感、靈感的數學活動,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數感,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宗浪.關注體驗,培養學生的數感[J].新課程:小學,2014(2):65.
  [2]趙小藝.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0(8):69-71.
  [3]楊曉光.素質教育下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感[J].新課程(上),2015(09).
  [4]梁尚揚.淺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如何培養數感[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01).
  [5]張偉.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的研究[J].華夏教師,2017(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4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