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讓“比較”發揮正向的教育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比較;家庭教育;正向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6-0072-02
  “我正閉著眼睛默默發誓:‘這學期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我一定要成為人人都夸的尖子生!’突然媽媽開口嚷道:‘你看看某某某去了華一光谷的競賽班,某某某參加兩次全國鋼琴大賽,都獲得了好成績,她堅持練鋼琴八九年,而你呢?干啥都不行!,老師,我難過極了,我不知道我媽媽為什么總是拿我和別人比較,為什么總是看不到我的優點……”
  看到這位七年級女生的來信,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我似乎懂得了她上課時那種膽怯的眼神。她的無助和困惑帶給我深深的觸動,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思考。我想這個孩子不僅是個特例,這種比較式的教養方式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包括我自己。
  但這樣的比較是否真的能讓家長如愿以償呢?有研究者對父母比較式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自尊和抑郁的關系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青少年對父母的比較式教養的態度普遍持消極評價,認為這種做法不公平,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自己,讓自己很反感。研究結果還表明,父母比較式的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自尊呈顯著負相關,而與抑郁情緒呈顯著正相關。也就是說父母比較式的教養方式會削弱孩子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抑郁情緒,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很顯然,不管是調查結果還是個體案例,比較式教養并不能讓孩子達到父母的期待。
  為什么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反而增加他們的煩惱呢?比較分為下行比較和上行比較,在大多數家庭中的父母特別是母親,采用的都是上行比較,也就是父母更傾向于拿自己子女的不足與其他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子女,而不是肯定他們的優點。當孩子們一直被告訴自己不如別人,比別人差,這樣不僅不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反而會降低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影響自信。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關鍵期,父母作為青少年的重要他人,他們的評價是青少年自我認同和自我評價的重要來源。父母這種上行比較的方式,一方面會削弱孩子的自信,引發抑郁情緒,另一面會引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因為這種“比較”缺乏說服性和客觀性,比較方式過于狹隘和功利化,不能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接受和認可,容易引發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親子關系受到威脅,家庭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勢必也會影響學校教育作用的發揮。此外,這種比較方式還會影響青少年與比較對象建立友誼,容易引發孩子的嫉妒心理,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當然,每個個體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于社會之中,比較必然會發生,但關鍵的問題不是比較本身,而是比較的方式,如何讓“比較”發揮正向的教育作用是我們每一個育人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那么,如何讓身邊的榜樣或是同伴成為青少年成長的動力,而不是讓青少年自我否定,變得自卑?
  第一,比過程,不比結果。父母比較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想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進而加以改正。單純比較結果很難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如果從過程出發,鼓勵孩子去發現、去觀察、去了解他人取得優異成果的過程,不僅能幫助孩子培養發現美的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明確自己改正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或許也能夠明白每個人的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沒有一個人的優秀是輕而易舉的。這種比較不用恨來激發教育,而是引導孩子發現美來喚醒教育。
  第二,被比較對象要可通達。父母在施行比較式的教育方式無法奏效的一個核心因素就是被比較人是否可通達,也就是這些被比較的對象是否是孩子們通過努力容易達到的,是否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內。實際情況中,父母通常拿班級里或親戚中表現極為突出的小孩作為比較對象,這些對象在孩子看來,并不是自己通過努力就能達到的。所以這樣的比較不會起到激勵作用。選擇一個和孩子差距適中的比較對象,將孩子和比較對象進行全面比較,既肯定自己孩子比比較對象優秀的一面,又真誠具體地說出自己孩子和他人的差距,不夸大,不諷刺。
  第三,就事論事,不進行全面的否定性評價。在進行個體輔導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表示自己真正反感的、生氣的不是父母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而是比較過后那句傷人的評價,諸如“我怎么生了你這樣的孩子”“你怎么這么沒用”等這樣的話。有些學生表示,一聽到父母這樣全面地否定自己,自己的憤怒情緒就不受控制,要與父母爭論,如果溝通不暢,就不想與父母再進行任何交流。還有一些學生在潛意識當中慢慢認同父母的這種評價,覺得自己沒用,什么都做不好,變得越來越自卑、敏感。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青春期階段,對他人的評價異常敏感,很容易將其他人的評價內化為對自己的認識。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少評價,少分析,盡量做到從客觀事實出發,讓這種比較從情感的攻擊戰變成事實的征服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接納自己的不足,同時又有改變的信心。
  當我們試圖用粗暴的比較來激發教育時,教育也就迷失了。每個孩子都是不完美的個體,只有我們接納他們的不完美,他們才會有更多的力量去追求完美。
 ?。ㄗ髡邌挝唬汉笔∥錆h市光谷實驗中學,武漢,4302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28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