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論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時指出:“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成能力,養成習慣,使學生終生以之。以為教育可以把學生所需要的全部給他們,學生出了學校再不用自己探討追求了。這種認識是根本不對的?!比~老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學生在學校期間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良好習慣;養成教育
  一、語文學習應著力培養的學習習慣
  (一)提前預習的習慣。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對即將學習的課程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教師講課時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于新知識地接受。
 ?。ǘ┘毿挠^察的習慣。觀察習慣的培養,首先生活中處處留心,"處處留心皆學問"。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動物園看動物、出去旅游看風景等,大人在學生歡呼興奮、情緒盎然的時候,恰到好處提醒、引導他,仔細地觀察細部,審視細節,不要只籠統地看大概。
 ?。ㄈ┣谟趧庸P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告訴我們無論課內課外,無論看書聽課都要勤于動筆。平時讀自己的課外書時,讓學生拿一支筆,擺開一個本子,讓學生邊讀邊動筆。動筆,可以用標注,用線段或者符號把他特別感興趣的詞句標注出來。開始時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選擇,選擇學生特別感興趣的片斷??傊?,一定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ㄋ模┵|疑發問的習慣。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說的就是質疑問難的重要性。向老師質疑、發問。沒有弄懂問題時,不要得過且過、羞于開口,要善于發問、大膽地問。如果學生平時有不敢問、不善問的缺點,就鼓勵他去問,一旦有些問題是通過問詢教師、同學得來的答案,我們要給予鼓勵。
 ?。ㄎ澹┣诓楣ぞ邥牧晳T。工具書是不說話的老師,能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中的障礙,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難的字詞,教師不要馬上說出答案,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工具書,以逐步形成習慣。這是素質教育要求"授之以漁一的體現,為學生在讀課外書時,遇到不懂的字詞,能自覺地查一查工具書,讓工具書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痴b的習慣。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說的:"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又說:"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筆者不贊成死記硬背,但是記誦確實是青少年在記憶的黃金時期的一個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語文課本所選的中國古典詩文,讓學生盡量都記誦過。學生如果能夠記誦大量的古典詩文,將會受益終身。這也是中國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個良好教學方法。對于一些常見常聞的歷史典故、藝術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記,而是要熟悉即可。
  (七)定期復習整理的習慣。定期整理復習有許多好處:第一,可以溫故知新,舊的知識中包涵著新知識的許多線索。第二,可以避免遺忘。第三,可以把種種表面不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網絡系統,使眾多知識相互貫通,甚至可以做到觸類旁通。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業前,將當天學過的知識及時瀏覽一遍。學會運用表格來復習整理。每周末,及時將所有知識進行一次系統整理。運用表格的過程,實際就是重新消化知識,疏理成體系的過程。學會對著教材的目錄、章節題目,進行回憶整理。目錄、章節就是知識的提綱。
 ?。ò耍V泛閱讀的習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因此,我們要不斷挑選、推薦各種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養成他廣泛閱讀的習慣,這將使學生終生受益。以語文學科開展的"大閱讀"活動為契機,我們定期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經常性的開展形式各樣的讀書活動,對引領學生的閱讀大有裨益。
  二、良好的心理素質習慣養成的關鍵
  習慣的形成要經過反復的訓練。狄慈根說:"重復是學習之母"。而在不斷"重復"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這種困難來自主客觀兩個方面,如學習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經心、索然。寡味、教材難度大等。為了克服上述種種消極心理因素,可以通過某些心理素質的強化作用予以解決。
 ?。ㄒ唬┡囵B意志。人的意志可以在習慣養成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學習習慣的養成必須強化對自己意志的培養和鍛煉。
 ?。ǘ┘ぐl興趣。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自覺性的起點,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份。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有一定的興趣來輔助和支撐。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可以通過以下途徑。(1)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明確自己的歷史責任。興趣是以需要為基礎的,當自己意識到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打好基礎,創造美好的人生時,內心就會產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2)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興趣與情感的關系極為密切,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增強對學習的興趣。一個學生如果懶于學習,不愿思考,就難以養成好學深思的習慣。(3)廣泛參加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能夠不斷地滿足并不斷地引起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例如讀寫活動、社會調查活動等。
  總之,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F在有些學生往往因為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因此我們應致力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從而挖掘出學生的智力潛能,激活學生學習內驅力,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6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