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不同學科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初中語文教學同樣是如此。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單純依靠課本教學,傳授相關的語文知識,根本無法保證學生的語文學習素質得到有效的發展,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養成閱讀、寫作、預習、復習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保證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初中語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過程,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使之成為學生自身行為習慣的一部分,從而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就是要逐漸培養學習習慣。由此可見,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同時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語文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以及個人素質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一直以來,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學生的語文成績大多集中在一個區域,高分和低分都相對較少,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語文的學科性質,另一方面與教師照本宣科,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而對于后者,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培養學生基于語文學習的學習習慣,通過習慣養成使學生素質得到潛移默化的發展和提高,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一、培養認真書寫,勤于閱讀的習慣
新課程改革,強調了漢字書寫的重要性,而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書寫也成為教學的一大重、難點,很多學生由于從小缺乏認真書寫的習慣,加之初中階段功課較為繁重,對于教師平時布置的作業總是采取應付的方式,雖能保證完成但卻無法兼顧書寫質量,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的書寫一團糟,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都會收到影響。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功,讀寫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同樣重要。對于書寫,老師首先要讓學生端正寫字的態度,認真規范地寫字,筆畫清楚,盡量做到橫平豎直,決不能馬虎,不認真寫的學生不妨讓他重寫。其次,教學生寫好字要注意方法,了解書法方面的基本結構和規則,幫助他們正確地對待書寫,學習書法時,讓他們臨摹的字帖,應選擇收筆明顯、平穩的字體,宜選柳體、顏體和歐體等臨摹。每天還可以安排15分鐘的習字課。當然,老師還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揚個性,寫出自己的特色。在規范書寫的同時,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課外讀物,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文,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有效途徑。
二、培養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良好的預習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大致地了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預習的開展還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會對教學內容有自己的個性解讀,這樣一來,在課上教學時,師生就可以以不同的解讀方式進行交流,實現腦力的激蕩。而復習的作用則體現在鞏固舊知,舉一反三這一方面,語文學習過程中,很多語文知識需要進行反復的印證才能逐漸內化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方面,復習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如新華字典、漢語詞典等)把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查找出其正確的讀音和意義,然后疏通文意。同時,不能讓學生的預習工作流于形式。為此,可以在上新課的前一天布置相應的預習題目,形成書面作業,第二天上新課前檢查,以達到一定的預習效果。同時,教師要養成第二天上新課前先對舊知識進行提問,以檢查學生是否有復習的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課后自覺復習的習慣。
三、培養勤于動手,自主探究的習慣
古人在做學問時就將就“不動筆墨不讀書”,由此可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勾畫和積累的習慣很重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規定對課文進行圈點批注的具體方式,使學生逐漸養成習慣,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記錄下新的收獲,以及自己的感想體會,聽課過程更是如此,這樣一來,學生所學到的東西以更為深刻的印象留在他們的意識之中了。同樣,學生對問題的自主探究習慣的養成,也能達到這一效果。比如在現代文的教學中,初中學生的閱讀量逐步增加,初中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不可能把許多時間花在識字上,就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時,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在課堂上,老師主要是檢查學生在音形義方面的掌握情況,老師對易錯的字進行強調,有特殊含義的在結合課文幫助學生理解。關于作家作品的相關知識盡量讓學生自己查資料解決。在文言文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行閱讀試譯,不能理解的字詞在書上勾來,上課時提出來,師生來共同解決。在綜合性學習中,許多內容都可以要求學生查找資料,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真正體會學習的有趣、有效、有用。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多方面的,但總的來說,無外乎聽、說、讀、寫幾部分,習慣養成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這期間教師的引導和監督是重要的保障。作為語文教師,一方面要注意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好習慣為學生樹立榜樣,另一方面要注意運用作業督促、講評提點、榜樣展示等方式,不斷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以便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保駕護航,起到更加有效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金華.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17(02):98-99.
[2]楊同芝.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7(18):124-1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