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于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工作發展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從烈士陵園功能性特點出發,以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為例,結合地域特色及自身紅色旅游資源,探究如何做好新時代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
  關鍵詞:新時代;紅色旅游;紅色文化;基地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新時代下,如何通過烈士事跡陳列館等載體,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開展各類宣教工作,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探究。
  一、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現狀
  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位于燕兒窩風景區,于1956年7月修建成立,總面積850余畝,是新疆唯一一家集“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等多位一體的教育基地。園內主要分為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區和安葬區兩部分,年均接待入園參觀祭掃人數達40余萬人次。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以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為例,近年來,該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為工作使命,傾力打造“傳播紅色、奉獻真情”的文化品牌,各項事業發展雖然得到多方肯定,但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
  (一)園區“自主吸引力”有待增強。園區的紅色旅游工作主要依靠政府主導、政治推動,形成參觀瞻仰高峰。由于陳展陳方式較內地優秀場館相比,相對單一、科技元素缺乏、互動性體驗不足等原因,很難吸引80后、90后、00后等年輕人駐足觀看接受教育。
 ?。ǘ﹫@區“軟實力”有待提升。硬件設施較前些年有很大改觀,但紅色文化宣講教育形式和內容還有待繼續提升,加之工作人員較少,尤其是專業宣教研究人員匱乏,外部宣傳力度欠缺。
 ?。ㄈ﹫@區“帶動周邊經濟作用”有待發揮。園區地處烏魯木齊市南郊地區,園區按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建設要求,在扶貧功能方面,還沒有發揮足夠的帶動周邊人員增加收入的作用。
  四、新時代,加強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途徑
 ?。ㄒ唬┩伙@戰略思維,注重頂層設計。在新時代發展中,要注重挖掘教育基地的“紅色資源”和“文化內核”,加強內容建設,確定園區長遠性整體規劃布局,從根本上保證園區基地打造的連貫性,將烈士陵園打造成集烈士褒揚、宣傳教育、旅游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生態陵園。一是針對各部門建立年度考評制度、獎懲管理辦法、崗位量化考核工作目標、績效考核細則等制度體系,實現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二是在維護好原有建筑和景觀的前提下,完善配套設施,強化基礎建設,擴大園區綠化覆蓋面積,彰顯紅色圣地的獨特魅力。三是提高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以增加講解員歷史知識積累為切入點,舉辦宣講業務知識拓展學習,由講解員圍繞園區背景,自選主題深入挖掘相關歷史史料,掃除相關史料知識盲點。四是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組織干部職工赴內地優秀烈士陵園及紀念場館觀摩學習,分析比對出自身存在的短板,提出改進思路付諸實踐。
  (二)突顯政治思維,增強教育功能。烈士陵園立足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加強紅色教育、推進紅色旅游原則,創新搭建“紅色資源+教育、紅色資源+旅游、紅色資源+產業”的工作格局。一是組織專人收集整理并撰寫紅色宣傳資料,利用PPT、展板等形式,帶進社區、學校、邊遠農村等進行紅色宣講活動。二是編排、制作音樂情景劇、話劇等形式的節目進行巡回演出,以藝術的形勢呈現愛國主義精神。三是深入挖掘烈士背后的故事及相關歷史事件,以著書立傳、集中授課等形式走進社會各層面。四是創新載體,開發一系列具有歷史、地域文化內涵的相關文創產品,讓文化“活起來”、“走出去”、“帶回家”,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好聲音。
 ?。ㄈ┩伙@現代思維,拓寬宣傳手段。不日新者必日退,要解決受眾面斷層的問題,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讓烈士陵園煥發新的生機。一是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展覽層次,增強紀念建筑內容的可觀性。這里以烏魯木齊烈士事跡陳列館為例。該展館再現了為新疆解放、建設、發展等獻出生命的烈士及英模人物的光輝事跡事跡,雖大大拓展了烏魯木齊地區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但與內地先進、優秀場館相比,存在陳展方式單一、科技元素缺乏、互動性體驗不足等差距。立足新的時期,需采用更多現代化多媒體手段,更加具體、生動的展示出紅色文化,使參觀者猶如身臨其境。二是切實做到廣泛宣傳,周到服務,要以教育基地內多種紀念設施為載體,在每年清明節、建黨節、烈士紀念日等重大節日期間,根據人流情況隨時增加講解服務,免費提供語音導覽機及各類宣傳資料,進一步發揮愛國主義基地作用。三是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創新工作方法。通過與電臺、電視臺、報社等單位搭建長期合作關系,推出各類宣傳報道,讓各族群眾更加了解教育基地作用,營造傳承紅色精神的濃郁公眾文化氛圍。四是拓寬思路,搭建多元化新媒體宣傳平臺,建立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通過搭建網上祭奠、網絡展館、網上預約等平臺,讓學習紅色文化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只有在現有條件下,充分利用自身紅色旅游資源優勢,提升軟、硬實力,才能使紀念設施承載的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更好地為各族群眾服務、為時代服務,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郵 箱:362417111@qq.com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6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