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審計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應用型本科是以教學為主、強調技能學習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基地是校企合作的建設產物,本文以中興財光華事務所為例,重點探究審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規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基于行為科學管理結合應用型教學規律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審計專業 實踐教學 行為科學管理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介于研究型大學與職業技術學院之間的一種院校,專業教育多強調動手能力,主要是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急需的行業專業人才。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課時比例較大,尤其需要建設校企合作的實習基地。
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當前,會計專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作為與會計相近的審計專業卻沒有同樣大的壓力,但也面臨與時俱進的改革和探索。本文以廣州商學院省級實踐教學基地——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例,通過對實習學生的跟蹤和調查反饋,基于行為科學管理和高等教育一般規律的角度,對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內容、存在問題、產生原因及創新解決對策進行探索。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生源的特點
(一)高考起點低、基礎弱
應用型院校學生大多為二本院校,盡管現在一二三本已同時錄取,但其考分依然是安排原來二本的分數來選報志愿的,加上還有一部分是后來專插本補錄近來的,所以,總體基礎偏弱。教學過程中,大多習慣接受現成的知識,對于需要開創性解決問題的知識,多數同學不愿意也 深入鉆研,只停留在比較機械的動手操作方面。高考成績好的同學一般不會將這類大學作為第一志愿,尤其民辦應用型本科,這是此類院校必須正視的客觀現實。
?。ǘ┙洕鷹l件偏好、欠缺吃苦精神
大多數民辦本科院校均屬于這一類型,考分不高,學費很高,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從小吃苦較少,抗壓力、忍耐力均有欠缺,剛走向社會時,預期很高,動手能力卻又不行,對工作挑三揀四,人生規劃目標不明確。
?。ㄈ┚蜆I渠道相對較寬
民辦本科,尤其像廣州商學院處于發達經濟區域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就業信息較內陸地區豐富,占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機。在選擇實習單位時,不如內陸學生那樣忠心和穩定,跳槽現象就多,而且今年以來,隨著會計專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轉型發展,改行和跳槽現象更是快速增長。
二、應用型本科審計專業教學特點
?。ㄒ唬╅_設課程與會計專業高度相似或相近
由于不是專門的審計大學,一般的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的審計專業課程都與會計課程85%以上的雷同,廣州商學院及其廣州地區的23家獨立學院,開設審計專業的也都基本如此,即便原來的一些商科類的一本院校,審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設課程也沒有太大實質性區別。最接近實習的一門課程就是第七學期開設的計算機輔助審計,算是將未來工作中要用到的審計軟件先進行校內模擬教學。
?。ǘ┚哂袑徲媽嵺`經驗的雙師型教師缺乏
無論是獨立學院還是一本二本,只要是非研究型大學,基本都定位在應用型本科層次,師資普遍由學校到學校,即便有注冊會計師非執業資質,實際沒從事過審計工作,在審計教學過程中,往往教本宣科,不聯系實際,只面向考證需要,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實習就業中往往不知從何下手,動手適應能力較差。
?。ㄈ嫀熓聞账榫澳M教學欠缺
由于開使用的教材基本停留在審計學原理、審計實務、審計案例分析、計算機審計這幾門課,且又沒有經驗的純理論型教師主講,沒能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模擬事務所的工作情景,比如審計工作的程序,尤其是非正式程序,比如外勤審計中的先后多次的見面會的基本內容和職能等,又比如在審計資源調配和審計風險評估及審計程序、審計方案制定方面,老師不能進入角色引導,學生不能進入角色模擬,導致真實進入實習單位時一頭霧水,十分陌生。
三、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常見的問題
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實際是雙方共同完成的系統工程,前半部分在校內完成,后半部分在實習基地完成,本文分兩部分分析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校內環節存在的問題
1.各類考核指標沒有體現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這種觀念上的重視不夠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口頭上高喊要重視實踐教學,但教學單位負責人都是高校教授出身,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時,實際上沒有也不愿維護來自實踐單位有行業經驗老師的利益,具體反映在,人才培養計劃里課時有傾斜了,但相關老師待遇上沒有配套實施,最后變成寫在紙上,無人落實;第二,國家考核層面,國家對應用本科同樣沿用多年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使得最后還是將落實引導到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面;第三,校內考核存在問題,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務系統的評教指標就沒有體現實踐教學更多重視的指標,導致再次從個人利益層面將具體執行回到原有的理論教學層面。
2.實踐教學師資引進和培養收到限制。首先,引進方面,一般情況下,會計、審計專業的中高級人才,在企業基本都是財務總監或財務主管,工資待遇已經不錯,來學校也只套講師或副教授待遇,學校這方面的待遇較之企業并沒有太多競爭力,導致學校很難引進經驗豐富的實踐教師,即便暫時引進來了,各類評估考核指標一考核,不就就又離開了;其次,校內已有老師,青年老師要上職稱,就會有科研壓力,不愿利用暑假去企業掛職鍛煉,一方面,找不到愿意提供掛職崗位的企業,另一方面,大多數學校制定不出具體的暑期掛職學習的辦法,擔心不好考勤,擔心學好了,又不穩定,所以,到最后,現有老師的行業實踐一直沒有落到實處。
3.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沒有充分考慮實踐教學的課時。由于多年來習慣于理論教學,也由于會計審計職稱考試的壓力,制定教學方案時,實際還是更多首先保證了理論教學的課時,實踐教學課時往往只局限于很少的上機時間。
4.實踐教學教材偏落后。大多數的實踐教學教材都是財經院校的教授主編,內容與實踐有一定距離,另外,其中用到的案例也往往沒有更新,加上沒有實踐經驗的老師教本宣科,校內實踐教學的模擬效果就被白白的浪費了,至少是打了很大的折扣。 5.模擬教學軟件與企業版實操軟件有一定差距。審計專業的實操軟件大多使用的審計之友,這是福斯特公司與南京審計大學共同開發的一款模擬軟件,在數據導入和審計思維方面,與實際中的“審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加之教師理論結合實際的講解功力不夠,有經驗的老師教師基本不會軟件,會操作軟件的青年教師又缺乏審計思維的實踐經驗,所以,學生去事務所前一周還必須用事務所之前的底稿重新培訓軟件實操。
(二)實踐教學實習單位存在的問題
廣州商學院與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廣州分所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已經運行了五年,并由此拓展到深圳分所、廣東分所和海南分所,五年累計接收實習生150人,留下就業15人。筆者作為基地負責人,對實習生開展了大量的調查和回訪,并與事務所建立了常年聯系機制,根據多年管理實踐,將常見問題概括如下:
1.事務所片面追求工作效益,忽略教學效果。由于校外實踐教學期間,實際就是獨立的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實習階段也正是事務所最繁忙的上半年階段,各個項目小組都非常繁忙,帶隊組長或相關注冊會計師自己都有大量工作任務,一般都沒實踐從思維和理論上給實習生講解太多,一般只告知完成大量的機械的重復性基礎工作,比如抽憑證、比如發詢證函、比如核對數據的基本勾稽是否成立,但一般不會講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是基于什么樣的審計思維,對完成審計方案有什么幫助,可否有更好的優選程序,基本不會教這些,所以,如果學生自己悟性差,很難學到實質性的實踐知識。另外,事務所擔心很快教會了學生,學生會利用學到的知識跳槽離開,所以,如同所得稅清繳匯算,基本都是到第八學期的四月份左右才開始教,剛開始都是當做“審計民工”來使用,使得教學效果不很顯著。
2.校方指導老師流于形式,難以發揮作用。第一,校方老師因為多數不懂實務,對于學生提出的實踐性問題,不能解決;第二,校方指導老師都是兼職指導,還在校內承擔教學任務,沒有親臨現場跟隨,所以,頂崗實習中的校方指導實際變成了形式。
3.企業管理缺乏人性化溫情。如前所述,事務所大多數的注冊會計師內心就是把實習生當“審計民工”,在平時工作中,往往關心不夠,或者領導言語上關心,具體人員實際接觸中冷漠處置,導致尚未完全走向社會的學生往往不適應,尤其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家庭條件普遍還可以,且我校學生多是珠三角一帶,多數家里有私人企業,往往承受不了事務所的頻繁加班和人情冷漠,實習期間,離職跳槽現象較為嚴重,甚至出現改行不做審計會計,自去年以來,改行已越來越突出。
4.實習待遇偏低,導致實習穩定性逐年減弱。珠三角大部分實習事務所都只有50-60/天的實習經費,中興財廣州分所去年經過校企雙方談判,實習待遇提升到80/天,但由于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工資的嚴重沖擊和競爭,實習生跳槽改行現象日期嚴重,也導致專業頂崗實習受到很大影響,但這是接受市場的檢驗,也不好完全用學分加以捆綁,我們曾嘗試過,學生實習期間離職將扣6個學分,但遭到學生普遍反抗,后來就沒有剛性執行。
5.就業率低導致頂崗實習積極性不高。珠三角院校,由于近水樓臺先得月,對市場就業信息獲取比內地高校容易,且都知道事務所忙過旺季后,基本不會留人,根據這些的統計,最后留下20%的優秀實習生,其余的到五月份論文答辯后,基本不再返回事務所,事務所也不再需要,實習基本宣告結束。
四、加強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的建議
第一,將會計師事務所的審易軟件適當前置到校內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課程中。在教學嘗試開設“中興財光華實驗班”,這樣可以將事務所的軟件和部分底稿拿來做教材,并提前讓學生熟悉事務所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減少實習的盲目性,減少事務所的上崗前培訓,提高實習效率。
第二,建立雙方人員交流學習的合作機制,提高校內實踐教學的效率。學校制定暑期老師掛職學習的獎勵考核方案,事務所制定下半年閑暇時,資深注會進校園講授審計實訓課程,直接用審易軟件,講授事務所歷史案例,也可以將事務所低端的工作交給校方的校內模擬事務所進行實戰練習,即完成了工作,又強化了教學。
第三,學校制定專門引進實踐教學師資的方案。學校真正把優秀的實踐教學師資給予區別對待,并制定相應的工作考核方案,將實踐教學缺乏師資的問題徹底解決。
第四,事務所方面適當提高實習待遇,并從行為科學管理角度,制定不同于正式員工的實習生管理方案,給予適當的情感關注,以加強實習隊伍的穩定。
第五,在事務所下半年不忙時,除了專家進校園講座外,可以考慮聯合開發教材,聯合建立“中興財獎學基金”,提前宣傳企業文化,加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和加深對企業的感情。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廣州商學院“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實踐教學基地(項目編號:SJJD201501)。廣州商學院2018年重點研究項目:行為科學管理視角下會計專業頂崗實習實效性不足與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8XJZD009)。
(楊玉國、 范時云、 彭文華單位均為廣州商學院會計學院;肖建華單位為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廣州分所)
?。ㄕf明:本文純粹是本基地的工作總結,沒有參考其他同類文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7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