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合作之聲,推動數學教育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逐步引起了教育者的注意。將課堂的主動權、話語權交托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共同去完成一個數學任務,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立足小學數學教學實際,針對小學數學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出幾點淺薄的意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策略和方法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部分教師由于自身教學觀念落后,以“單向式”“一刀切”等教學方式為主,導致課堂沉悶、枯燥。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被動地跟隨著教師的思想走,被動地去解決一些問題。須知道,數學學科是一門以思維活動為主的學科,無思想、無意識地跟隨著教師的指導去學習數學知識,只會阻礙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的提升,甚至還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情緒。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也有積極的意義??墒?,具體該如何引入和開展呢?
一、科學分組——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前提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式。想要讓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教育功能,首先要做的就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獲取最科學信息,筆者結合了學生近期的數學學習成績、課堂表現以及活動狀態等等方面,首先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主要是學習優秀的學生,B層次的學生,C層次的學生主要是學習基礎差、自律意識差的學困生。具體分配方式:
1.按照優等、中等、次等穿插分布的方式,6-8人為一組,并且給每個小組配置一個有責任心的組長;
2.合理分配任務。如討論分析、具體操作、呈報成果等等;
3.制定發言制度。當小組成員和其它小組成員發言的時候,不準打斷其發言,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待其發言結束之后,再發言。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保證小組合作、競爭的科學公平,這也為接下來的有效合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小學數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
?。ㄒ唬┱瓶貢r機——開展合作學習的關鍵
在小學數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關鍵要掌握開展合作的時機。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應當知道: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開展合作學習,想要讓合作學習發揮出擁有的教育功效,就必須掌握合作的時機,恰到好處的切入,適時地開展合作學習,從而讓小組合作真正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而服務。多年教學實踐,筆者發現:開展小組合作的時機,關鍵在于“問題”二字。鮑波爾曾經說過:“正是問題激發著我們去發現、去思考、去實踐……”,問題對于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的智力有直接的聯系。在學生遇到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恰當好處的開展合作學習,便能將學生的好奇心、潛能激發到極致,自然為一堂高效打下了基礎。
例如,在教學《平移和旋轉》相關知識點時,筆者發現,學生在掌握“平移”規律的時候沒有遇到什么瓶頸,但是,在學習和總結“旋轉”規律的時候,學生由于思維方式單一,并不能理解和掌握。這顯然是一個開展合作的切入點,筆者順勢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各個小組通過繪制兩個多邊形,在多邊形的各個角標號,如1、1+,2、2+,3、3+等等,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細致觀察,找出圖形旋轉的規律,自主總結歸納出本課的學習知識點,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效,也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一舉兩得。
?。ǘ┖侠矸止ぁl展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學習的真諦在于,發揮小組團體集思廣益、揚長避短的學習優勢,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從而達到“1+1>2”的教學效果。所以,實現一個人的進步并不是目的,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則在于讓每個學生都能帶著積極地心態參與到數學活動當中去,實現全體學生的數學進步。因此,在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能力范圍內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小組合作的時效性。例如,在教學《統計》相關知識點時,為了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來,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利用多媒體播放“某一商場門口的監控錄像”;
2.布置任務:統計進入商場的老年人、青年人、兒童的人數,并且繪制圖表;
3.組長分工:A成員負責觀看錄像數人數;B成員負責繪制表格、繪制圖表;C成員負責檢驗成果;組長負責呈報工作;
如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位置,發揚其長處、規避其缺點和不足,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物盡其才,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鼓勵評價——合作學習的催化劑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辈浑y看出:影響合作學習的成敗與教師和學生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合作過程中,一方面,教師會給學生提供各類引起學生興趣的資源和材料,組織學生進行合理探究;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針對學生的實際近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評價。合理的評價方式,對于延續學生的學習激情,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中,筆者會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數學實踐活動,并且評選出“最團結小組”“最智慧小組”“最創新小組”等等榮譽,以達到鼓勵、激勵的教學效果。
以上僅是筆者的粗鄙見解,旨在拋磚引玉,望廣大數學教育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紀振輝.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
[2]李揚.淺議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 2014(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