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傳統音樂奏響經典之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傳統的民族音樂作為民族文化的一種,在不斷地流傳下成為了傳統音樂文化,而在時代的變革與歷史的發展中,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逐漸形成了斷層現象。大型原創民樂文化競技節目《國樂大典》給傳統音樂文化帶來了新的生命,其為經典的民族音樂提供了一個國民舞臺,給民族音樂文化一個競技的機會,也為民族音樂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傳播效應。
  關鍵詞:民族音樂;傳統文化;競技節目
  傳統音樂作為傳統文化的體現,在當前的音樂文化環境中受到的重視越來越高,如何讓民族音樂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真正貼近群眾,讓群眾感受傳統民族文化與民族音樂的永恒魅力與時代風采是當前文化傳承中的關鍵要點。在大型原創民樂文化競技節目《國樂大典》制作與播出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好似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其對中國傳統音樂以舞臺競技方式進行了新的呈現,也將傳統音樂文化的文化底蘊呈現于群眾的嚴重,給經典的民族音樂創造新的時代背景與語境,為民族音樂傳承與發揚提供了良好的陣地。
  一、民樂文化競技節目的現實意義
  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體現之一,在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與傳播中,更需要重視的是大眾的接受度與認可度。當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融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時代的發展也推動著文化的變革。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如何有效發揚與傳承,這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民樂文化競技節目給予了傳統民族音樂文化一個新的舞臺,在新時代的語境中重新傳統民族音樂的經典之聲,這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文化傳承的創新。在《國樂大典》中,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以文化競技方式達到,這很好的迎合了現代化社會大眾對于競技文化的需求,也能夠給傳統民族音樂一個新的文化展現方式,在新時代新的舞臺環境與社會背景下,展現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美,為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發聲,讓大眾接納、認可、喜愛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并能夠在主動的內化與傳承傳統民族音樂文化,這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極強的積極意義,對于大眾審美水平、精神文化藝術、音樂文化造詣的提高也有積極意義。但不可忽視,在《國樂大典》這類電視節目中,必然存在一定的節目效應,為了能夠獲得觀眾的喜愛,吸引觀眾的眼球,在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傳播過程中還加入了許多元素,這可能會造成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本末倒置,但好在《國樂大典》從整體團隊、制作、專業性上都有較高的水平,也真正帶動了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效應,這給傳統民族音樂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在文化傳承上也更受到了更多的重視。
  二、民樂文化競技節目的發展優勢
  在《國樂大典》上,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得到新的傳播,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獨有魅力,作為一檔民樂文化競技類節目,《國樂大典》在當下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也讓更多人重視文化競技類節目的發展與優勢。在《國樂大典》節目中,其特色鮮明,深入探究能夠發現其三大優勢。
 ?。?)為經典發聲。傳統民族音樂發展至今呈現出了衰微現狀,但這并不僅是受到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與文化語境影響,在其逐漸流傳的每一個時期,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礙與影響。特別是在西方樂器傳入中國后,新的文化與傳統文化產生了碰撞,不同時期的文化觀念不同,許多西方樂器受到的重視是更多的,這也就造成了民族樂器與民族音樂的失傳。《國樂大典》作為一檔原創民族音樂文化競技類節目,在民族音樂文化、民族樂器的傳承上都起到了重要的意義,其通過對經典的民族音樂曲目、民族樂器的呈現,將傳統文化進行了一次剖析與傳遞,重釋了經典。在《國樂大典》這個節目的創作理念與制作中,其打破了常規器樂類節目的格局,在樂器伴奏上進行了重新編排,糅合了多種傳統文化元素為傳統民族音樂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這種方式很好的帶給了觀眾新的關注點與視覺享受,其在音樂表現形式上也做出了很大的突破與創新,展現的不僅是傳統民族音樂的風采,更凸顯了新時代的時代風采,這對于傳統民族音樂的突破與傳承而言獨具魅力,真正為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發聲,給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形成了文化傳承的舞臺。
  (2)文化交流與碰撞?!秶鴺反蟮洹肥菫閭鹘y民族音樂文化發聲的一種方式,在文化的呈現上有其獨到的意味,其摒棄了單一的文化氛圍與文化語境,在節目創造中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了融合,這樣不僅能夠很好的適應現代社會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能夠進行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決不僅體現于節目的表現形式上,更需要進行互動與傳播。在《國樂大典》節目中,邀請了許多專業的嘉賓,包括國樂藝術家、傳統民族樂器的代表人物、音樂學院專家、文史學家等,以這些當代藝術文化的引導者為節目發聲,不僅提高了節目的專業性,也增加了節目的關注度。通過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交融,《國樂大典》中實現了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多角度闡述,從民族音樂的藝術性、歷史感等多個方面介紹民族音樂背后的故事,這對于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具有十分重大的積極意義,在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中,實現了文化的傳播。
  (3)新技術的融合。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在文化藝術屬性上給人的感受具有較強的時代感與歷史性,而《國樂大典》中進行了又一次的藝術突破,其應用的4K高清錄制,以新技術實現了節目的突破,這是廣東廣播電視臺第一次采用4K高清錄制,給音樂文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形成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憑借著新技術的融合,《國樂大典》在節目畫質上實現高清,畫面逼真,視覺效果俱佳,這在傳統民族音樂演奏的各個細節上都能夠得到針對性的體現,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這也給觀眾帶去了良好的音樂享受,能夠引導觀眾在傳統民族音樂文化中感悟文化魅力。同時,《國樂大典》中還采用了三維動畫制景技術,搭配舞美設計與環繞巨幕、AR虛擬技術,使得民樂表演藝術與舞臺有機結合,形成了獨具震撼感的民樂舞臺,也給觀眾創造了一場獨具文化特色的視聽盛宴。
  結語:
  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需要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新的文化形式不斷創新與突破的當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融合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經典的民族音樂文化需要得到傳承與傳播,現代化的文化表現形式也能夠起到積極作用,所以在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上,更需要類似于《國樂大典》這類節目的發聲。
  參考文獻
  [1]馬卓周.奏響民族之樂,感受東盟之美——2017中國-東盟音樂周閉幕式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述評[J].黃河之聲,2018(02):114-115.
  [2]呂淼.以傳統音樂奏響經典之聲——評大型原創民樂文化競技節目《國樂大典》[J].當代電視,2018(10):62-63.
  [3]婷,吳春福.集大成之樂 譜生命之光——析曹光平教授《第十二交響曲》的結構設置與主題表現[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9(02):65-75.
  [4]燕飛.當代中國民族器樂創作對新音響的探索與實踐[D].南京藝術學院,2011.
  作者簡介:劉新岳,男,21歲,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河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16級電子科學與技術;
  焦亞肖,男,22歲,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8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