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奏響有效教學的序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預習是學生課前自主獲取知識的學習,它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有效教學的前奏曲。為此,我先幫學生確定具體的預習目標,課余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根據預習情況,教師再確定教學重難點和教法,最后師生共同感受預習帶來的成果與快樂。
  關鍵詞:有效、序曲、預習
  預習,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自主獲取知識的學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人們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事先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獲取成功, 有備無患,防患于未然。
  《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的理念。課前預習就是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和表現自我。
  前幾天,幾名畢業的學生來看我,他們興奮地說:“老師,您教我們的預習方法真好!雖然中學的功課多,可經過課前預習,老師提的問題我都能回答,學習的興趣更濃了?!薄坝捎谡n前預習,我對課文比較熟悉,記起筆記來也快多了?!薄拔翌A習時把不明白的問題畫出來,聽課時認真聽,難題就迎刃而解了?!薄粗且粡垙埧蓯邸N爛的笑臉,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是預習讓他們很快地適應了環境,是預習減輕了他們的學習壓力,是預習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和能力。
  開學初,我把預習布置給我所教的五年級學生,他們的預習不過就是簡單地瀏覽課文,看看生字而已,不僅單調枯燥,而且根本算不上什么預習效果。
  預習應該是我們所倡導的有效課堂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這“序曲”唱得快樂響亮,高效課堂這“交響樂”才可以充滿活力。怎樣讓學生重視預習、喜歡預習、進而學會預習呢?
  1、確定目標。
  以前,學生不知道怎么預習,所以才感到無從下手、無所收獲。我在剛開始教授學生預習方法的時候,先給他們制定詳細的目標。這樣,學生就不再感覺預習無事可做、無從入手了。
  在對每課的學習目標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后,我將目標進行了肢解,把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的目標挑選出來作為預習目標,例如:掌握生字(認讀、書寫、組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包括按要求背誦某些段落),掌握課后需要聽寫的詞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等。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個人能力是有所差異的,所以我根據學生差異,分層設計了預習目標,基礎性的題目是所有學生必須完成的,能力較強的同學完成基礎任務快,就可以選擇提高性的題目去做。
  如:
 ?。?)掌握生字(包括認讀、組詞),借助工具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不理解的字詞。熟讀課文中的字詞,達到能讀會寫。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畫出文章中喜歡或不懂的語句,寫出初讀后的感受(可以是感悟,也可以是疑問等)。
 ?。?)搜集作者、文章的相關信息。
 ?。?)搜集類似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其他收獲。
  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和自學能力,可以分層完成預習作業。前四項是每個人必須完成的,五六項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增大閱讀量,拓展知識面,第七項是讓學生自由寫出自己的其他收獲,包括自己在文章中發現的修辭方法、新發現、學到的新知識、其他想要與同伴交流的看法感悟等等。當然,教材中每篇課文,體裁不盡相同,訓練重點各有側重,所以預習的設計也要靈活安排,根據訓練重點和教材特點增減預習項目。這些內容都根據其需要,寫在預習本上以供交流,或者以其他形式推薦給小組的學習伙伴。
  2、自主合作。
  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檢查每一個學生的預習效果,這就要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作用。自主預習一般作為家庭作業在周日或課余時間進行,然后在精講課文前拿出一定時間(晚飯后或延點),讓小組能夠交流預習成果。對于基礎性的題目,如前兩項,小組內進行檢查,要求每個成員必須都能掌握,如果不能,同伴要采取措施幫助不會的成員。第三四項采取交流的形式,成員可以自由表達,互相補充,以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效果。最基礎的任務完成之后,小組成員再共同分享有能力的同學搜集的資料。整個交流展示過程就保證了所有成員既能全部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共享相關資源。
  每個小組有四至六名成員,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占一部分,充分實現了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作為小學生,天真活潑的天性使他們的積極性很容易被調動,在交流中教師充分運用激勵性語言、小組積分評價等方式,引起小組之間的“競爭”,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積極地默寫、朗讀、交流、探討、爭論,學習氣氛非常濃厚,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3、以學定教。
  我們常說“以學定教”。學生交流預習成果的過程,便是教師獲取學生學習情況的最佳時機。當學生們認真交流的時候,我便在各個小組旁聽,及時掌握信息,哪些人掌握了基礎性知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還存在哪些偏差。當學生圓滿完成預習交流任務的時候,我也基本能掌握各個層次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了他們的實際起點,這樣在教學的時候便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學定教。
  同時,我在巡視過程中進行隨機抽查,每個成員、每項任務的完成情況都作為抽查目標,每個小組作為一個整體捆綁式評價,如果在隨機抽查中發現有成員未完成任務,整個小組取得的分數當堂取消,這實際上也是教師參與監督的一種形式,目的在于督促小組真正保證每個成員完成任務。
  4、感受快樂。
  小組內交流完成之后,各小組選擇其中的一項任務進行展示??梢圆扇∽杂煞绞綖榇蠹依首x課文,可以向大家介紹他們小組預習中獲得的知識點,可以向大家推薦小組選出的優秀相關文章,甚至可以出一個小題目考考大家,或者提出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讓其余小組談一談他們的看法。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指定小組參加某項活動,例如當遇到語言非常優美的文章時,便舉行一個賽讀會,比比哪個小組讀得最到位。這種以小組為單位的交流展示,形成一種內在的競爭,能夠激發小組學習的積極性,也非常有利于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引導他們在以后的合作中更加齊心協力。同時,在展示的過程中,小組能夠在展示學習成果的同時得到別人的認同,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反過來又促進了學習興趣的提高。
  預習這快樂的“序曲”已被我們唱響,我們將繼續探索,讓有效課堂這宏大的“交響樂”更加魅力無窮,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小學語文預習方法的指導》 李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