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想解決存在的教學問題,應注重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使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并多開展一些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創設活躍的教學環境,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同時,運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高效學習物理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44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國家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再像傳統教育中教師和家長只在乎他們的學習成績。物理在中學教育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了世界萬物的運動規律,比如拋物線運動、圓周運動等。無數物理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發現了很多像萬有引力一樣的物理規律,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很多生活中的現象。而讓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并在將來有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物理知識機械地傳授給學生,致使學生一時難以理解抽象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的物理基礎比較差,漸漸對物理知識不感興趣,學生很容易出現抵觸和厭煩的學習情緒,不愿意主動融入到物理教學中,直接降低學生學習效率。另外,不注重開展物理教學活動,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致使教學氛圍沉悶枯燥,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學生之間缺少互動和交流,逐漸失去學習動力,對物理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難以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同時,忽視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導致學生不清楚物理原理的來源,不能快速理解物理知識,致使物理教學進度緩慢,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教學現狀,下文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對策
1. 豐富教學活動——構建高效物理課堂。要想解決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問題,教師要多開展一些教學活動,如:物理知識演講比賽、制作物理知識海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感覺物理教學內容不再沉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消除不良學生的不良情緒,創設活躍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置身于良好的學習環境中,順利完成教學活動中的任務,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不斷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學習能力。
2. 積極參與課堂——把握更多學習機會。傳統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局面:學生總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課,雖然他們認真地做著老師講的課堂知識,但是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從來也不會提出質疑,而這實際上也是不利于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實踐的。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尤其要鼓勵學生們針對課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大膽的想象和猜測,只有給予他們足夠多的創新空間,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3. 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推進。學生在進行課堂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分類指導,采用分層推進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進行疑惑解答,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指導。要用一樣的熱情來對待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增強學習的信心。
4. 激趣引疑——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學起于思貴有疑。南宋教育家朱熹告訴我們,學生無疑,須教有疑。教學中,我們就應設計出能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興趣的問題來,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思考行列中來。例如在講“電磁感應”這一課時,采用故事引趣設疑提問方式。向學生講講電磁感應發現的歷史故事,并通過故事提問:“瑞典科學家科拉頓,與法拉第一樣也在研究磁場產生電流的方法,為了減小電磁鐵對電流計的影響,他將電路的開關和電流計分別放在相鄰的兩個房間里,在一個房間接通開關,趕緊跑到另一個房間去看電流計,結果跑來跑去,一無所獲,為什么科拉頓會一無所獲?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通過這樣的情境性的提問,就能很好地起到激趣引思的作用,學生就會在“問”的刺激下產生主動思考的意向和“我要學”的欲望。
5. 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手段。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板書媒介給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但是,很多時候板書無法形象直觀地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要求學生單純用想象來“描繪”物理情景顯得過于苛刻。因此,這就要求教師由“傳統的板書展示”轉變為“融入現代教育技術的多維度立體展示”。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現代教育理所當然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手段,有效利用各種新技術、新產品為教學服務,讓多媒體中的畫面、聲音等資源帶給學生視覺、聽覺甚至觸覺上的立體感受,強化對學生的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6. 善于對知識的整理和總結。在平時的課堂上我們能夠發現,每一節新課都沒有課堂小結這一內容;而在復習的課程內容中雖然有,但是卻都是些簡單的羅列與整理,剩下的都是對知識點和習題的講解。然而,不管是課堂小結還是復習,對知識的整理和總結都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而師生共同參與的整理和總結,就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羅列,而是對知識點的升華了,這種升華就是能夠將基本的思路與方法融入到學生本我的能力框架中去,以便于學生能夠站在全局的視角上來看待縱向與橫向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更好地將問題進行對比,從而找到癥結及突破點的所在。
7. 恰當的評價——明確自己的定位。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多用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重在檢查學生在單元學習(學期)結束后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高中物理學習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過于關注結果而忽視中間過程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學生全面準確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該由“單一指標評價”轉變為“多角度立體評價”,更加重視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在教學各個階段及時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檢測。
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作為主導的指引燈的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大綱為基礎,以改進授課方式方法、授課背景為依托,有力的調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成果。為國家培養優秀地人才是我們做教師的天職,因此我們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的去研究、去探討。
?。ㄗ髡邌挝唬簭V西欽州市第二中學 535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