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其學習成績相關度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項目擬將甘肅省靖遠縣第一中學高中某幾個班隨機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深入調研他們的學習情況和人際交往情況,分析兩者之間的聯系,總結主、客觀因素對高中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并為有效改善高中學生學習生活狀況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學生;人際交往;學習成績
  一、方法設計
 ?。ㄒ唬┱{查對象
  運用目的抽樣,抽取了本校的6個班級進行調查,這六個班級所有重點班,也有較為一般的班級,且調查對象中有各個年級的同學,故調查結果比較有普遍性和說服力。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5份,有效率為97%。
 ?。ǘ┱{查方法
  因研究的是“學習成績”與“人際交往能力”這兩個變量間的相關度,故在問卷中用“高中學階段的學習成績一直是老師、家長關心的問題,那么你在班上的學習成績如何”這一問題來將調查對象分為A、B、C三類學生,分別對應學習成績的優、良、中?!叭穗H交往能力”則用“交友范圍”、“處理人際關系”、“時間利用”、“交友方式”這四個方面來體現,每個方面都對應著幾個小題目,所有問卷的數據都先經過人工統計,再把具體數字輸入Excel進行計算。
  二、調查發現
 ?。ㄒ唬┙挥逊秶?
  1.朋友是人一生的財富,多處幾個好朋友對自己的將來會有莫大的幫助。A類學生中僅有一個好朋友的占4%,B、C類學生都為6%;有5個左右好朋友的A類學生為46%,B類為43%,C類最高,為53%;而有10個以上要好的朋友的A類學生占了24%,超過了B類學生的22%,更超過了C類學生的11%。2.每個人的交友范圍不一定相同,57%的A類學生與其他班的同學有交流,在這一點上B類和C類分別為62%和61%;類似地,56%的B類學生還與同校不同年級的學生認識交流,在這一方面A類和C類學生都各為68%。3.當同樣都為73%的A類和C類學生經常與親戚或同一個小區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交流時,B類學生為62%;當43%的A類學生和班上的異性同學玩得多時,B、C兩類分別只有12%和7%。
 ?。ǘ┨幚砣穗H關系
  1.考試將近,復習時間緊張,A類學生中的68%認為考試第一,會選擇專心復習,這是合乎常理的。然而65%的C類學生也持相同想法,這不免讓人想到此類學生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上存在的問題。最能被接受的是B類的結果:57%的人選擇認真復習,43%的人不會因為考試將近而和同學疏遠。2.在學校、班級里,學生間發生矛盾、沖突也很正常,選擇暴力解決方式(如打斗、爭吵)的B類學生有10%,A、C類則分別為8%;選擇忍讓對方的也是B類學生略多,為41%。而想到要找老師、家長解決問題的A類學生只有14%,明顯低于B類學生的16%與C類學生的23%。當然,三類學生除了B類學生,選擇最多的解決方法還是心平氣和地與對方進行交談。由此可以看出,比起A類、C類學生,B類學生往往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而較少求助于老師、家長。處理得好則好,若處理得不好則極易出現損人又不利己的事。令人欣慰的是,這三類學生,不論是哪一類,大多數都選用更合理的方式去解決矛盾。
  (三)時間利用
  1.課間是大家放松的時間,A類學生中的45%選擇與同學一起玩,B類為40%,C類最多,為52%。2.在學習(一個人獨自學習)、娛樂(和他人一起)、參加輔導班三者上,花在學習上時間最多的是A類學生,而在娛樂和參加輔導班上花時間較多的是B類學生。3.雙休日是一星期中比較輕松的兩天,選擇和朋友、同學在一起的三類學生人數比例大致相當,分別為54%、57%、53%,而選擇一個人做自己的事的比例也差不多,分別為30%、33%、38%。4.一天中有一些課后的空余時間,在這些時間里,分別有38%與41%的A類和C類學生會和朋友聊天,51%的B類學生更愿意把這些時間花在記英語單詞、背古詩句或玩電子產品上。
 ?。ㄋ模?交友方式
  1.信息技術飛速發展,38%的A類學生與39%的B類學生經常用QQ等聊天工具與他人交流,C類略少,為28%。2.擴大自己的交際圈有多種方式:43%的B類和C類學生通過參加一些活動來結交新朋友,而38%的A類學生通過同學或朋友介紹來結交。
  三、啟示與建議
  從最初的設計問卷,到修改、整合、印刷,以及后期的與小學聯系從而進入校園發放問卷,整個過程都是不容易的。但我們并不是孤立無援的,一些小學的校長、主任知道我們的目的后,還是很樂意幫助我們的,這讓我們感到了暖意。在調研過程中明顯感到自己調研的能力在提升,但基于經驗和知識的限制,對于這個課題的關注和研究仍有很多不完善之處。我們呼吁,高中學生在認真努力學習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爭取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既不怠慢學習,又積極主動與他人交流,展現自我。
  參考文獻:
  [1]錢銘怡,姚萍,李麗敏;父母的信念對其子女信念影響的調查和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6期
  [2]王春霞;中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教養方式的關系的研究[J];丹東師專學報;2002年S1期
  [3]葉一舵,白麗英;國內外關于親子關系及其對兒童心理發展影響的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0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