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組合作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是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各種主題活動、游戲或其它實踐活動,顯然這些游戲、活動離不開與人合作,生本教育的小組合作學習,它有力地挑戰了教師的“一言堂”,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機會,而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用上生本教育理念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效果會更有效。
一、小組合作學習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知道小組任務是什么,自己的任務又是什么,然后積極投入到小組合作中,一起朝著目標努力。
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大家一起來》這一課時,有個合作完成剪貼畫的體驗活動,首先我要讓學生明確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合作完成一幅剪貼畫,并出示剪貼畫的所有材料,引導學生商量好,知道自己是剪還是貼,要互相幫助才能更快地完成。使組內每一個學生都樹立集體意識,增強學生為捍衛集體榮譽而學習的強烈動機。
二、小組合作學習應有明確的分工
生本教育強調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體。這意味著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了。因此,教師必須讓小組合作學習擁有明確的分工,讓組內的每個學生都明確自己的職責,知道自己是合作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旁觀者。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體驗式教學最需要這樣。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大家一起來》這一課時,有個小組合作玩“小球快逃”的體驗活動,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我課前先交代小組長在活動前要先分好工,讓每個組員明確自己拉哪個小球,拉的順序要分配好。
三、小組合作學習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要俯下身來,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尤其是對那些學困生,教師要一視同仁,給他們創設一種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拉近師生的距離。例如:我在教學“我們一起做”時有個一起做剪貼畫的活動,我在學生進行剪貼的過程中會俯下身對做得好的學生豎起大拇指或摸摸他的頭表示贊揚,對不怎么會剪的會手把手教他并示范給他看,對涂膠水涂得太多或太少的學生,對不知道貼哪里才合適的學生,我也會俯下身來幫助他們,指導他們。讓全體學生都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有機會參與觀察、思考、討論,讓他們敢說、敢問。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對待學生和藹可親,讓學生感到教師就是他的朋友,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肯定,不要妄自批評學生,讓學生感到教師就是他們小組的一員,能夠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使小組合作更加有效。
四、小組合作學習要創設合作學習的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小學生來說可以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可提高小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大家一起來》的伊始我設計“貼鼻子”的游戲,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通過邀請個別學生參與“貼鼻子”的游戲讓大家共同感受一個人難以完成任務,那么,怎樣才能完成任務呢?在游戲中學生生成了真實的游戲需要,促使他們開動腦筋思考解決的方案,又一次激發了學生去探究的學習興趣。當兩個學生配合,順利地完成任務并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后,大家自然會聯想到生活中也有許多事情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但可以通過合作完成。
五、小組合作學習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科學的評價機制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一種有效措施。我在班內設置了小組爭星臺,讓學生明確爭星的方法,爭星采用小組捆綁形式,把學生個人計分改為學習小組計分,從小組成員上課回答問題、認真傾聽、積極參與小組交流、作業完成情況等級方面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小組成員的總分即為小組的分數。采取一節課一評價,一月一匯總,每月對獲得前兩名的小組發獎狀以示獎勵?!咀ⅲ罕疚南祻V州市小學品德科研課題“‘生本’教學理念下小學品德小組合作有效教學研究”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黃博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