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妙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古典詩詞中蘊含著大量的生物學知識和生命規律。本人闡述了在生物課堂教學中不同的教學環節,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引用古典詩詞,渲染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使生物學教學富于人文色彩和審美情趣,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美、語言美和生命之美,極大的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和藝術性。
【關鍵詞】生物教學 古典詩詞 人文素養
古典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殿堂中的瑰寶。中學生物的教學中挖掘這些詩詞中的生物知識并靈活運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將文學藝術與美學融入生物課堂,進而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
一、古典詩詞中包含著豐富的生物學知識
古代文人墨客常把自己的情感賦于花、草、蟲、鳥各種生物,對自然現象和各種生物的特點和習慣的進行仔細觀察,贊美大自然、借景抒情,寫出名篇佳作。這些詩詞涉及到非常廣泛的生物學知識和生命規律。如描寫生物的繁殖發育:“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春天雨水增多,大地復蘇,也是青蛙繁殖的季節,各個池塘的青蛙通過鳴叫給吸引異性進行繁殖;“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這里實際上描述的是利用柳樹的枝條進行營養生殖,屬于無性繁殖,常見的無性繁殖的生物還有:馬鈴薯,香蕉、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描寫生物之間的關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在農田生態系統中,農作物與雜草之間的關系是種間競爭,一般雜草的生存能力比較強,如果農田不及時除草,就會出現草盛豆苗稀的現象。描寫生態因素對生物的影響:“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敖畼桥_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描述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植物具有向光性,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在單側光的照射下引起了生長素在植物的向光側與背光側分布不均引起的。從而使植物的向光側與背光側生長在生長速度上出現差異,引起植物彎曲。
二、生物教學中如何妙運用詩詞
1.創設情景,在詩情畫意中導入新課
經歷小學初中的熏陶與學習,高中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學鑒賞水平,用運用與生物章節的內容想符合的詩詞作為課堂導入,創設生動的情景,能在新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將生物學知識與詩詞本身所深蘊含的思想情感、豐富的想象力、誘人的創造力相結合,使生物教學內容富于人文色彩和審美情趣。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2節細胞的能量“通貨”——ATP,章節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描述了夜空中螢火蟲飛舞的畫面,很自然引入本節課ATP的學習。
2.運用詩詞突破重重難點
在生物教學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有時可以運用詩詞進行疑難點睛。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激發學生思維。例如必修二第四章第二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生物的表現型、基因型以及環境因素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詩句描述的現象: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橘與枳的關系說明了生物的表現型不僅受基因型的影響還有環境因素的作用。
3.借助詩詞提高學生人文修養
在生物教學中對詩詞的運用并不是僅僅局限于以上列舉的環節。在古典詩詞中有很多勵志和充滿哲理的名篇佳句,潛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養,讓生物學知識與人文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去感受生命之美、自然之美等,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文修養,有助于形成完美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三、教學中應用詩詞時注意的問題
但是生物教學中詩詞的運用也有一定的原則。在中學生物教育、教學中引入詩詞,不是用生物學去肢解詩詞,而是通過巧析作者所描繪生物學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果在教學中詩詞引用不恰當,或者生拉硬套,往往適得其反,生物教學中詩詞的運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時
在運用詩詞時還應注意運用時機,不同詩詞運用時機不同會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有些詩詞適合新課導入時用,有的適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些則適合小結時用;有些適合加深理解知識時用,有些適合掌握鞏固知識時用;還有些則適合活躍課堂氛圍時用。因此教師需要根據生物課程內容合理安排,根據不同的時機、情景,適時、適地、巧妙地運用詩詞。
2.適量
在課上運用詩詞過多過濫會讓學生目不暇接,甚至會有喧賓奪主、沖淡主題的可能,甚至完成不了教學目標和任務,結果適得其反,因此注意對詩詞使用量的控制,做到恰到好處,畫龍點睛的效果。
3.適度
這里度是指難度,生物課堂重點不是賞析詩詞,而是利用詩詞活化課堂,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雖說高中學生都具有一定古文詩詞的鑒賞能力,但是有些詩詞的理解需要較多的知識背景。
古典詩詞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意境高遠,富有哲理。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適時適量地運用一些古典詩詞,不僅陶冶學生的情操,更能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受到自然與生命之美,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學,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藝術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師生的文學修養。
【參考文獻】
[1] 孫繼文. 試論生物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 教育革新,2009(06).
?。ㄗ髡邌挝唬簩幭你y川育才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7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