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語文古典詩詞對話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多篇古典詩詞名篇,對古典詩詞的教學方式的探討從未止步。在古典詩詞對話教學被廣泛關注和運用的同時,也暴露出各種虛假對話、將對話泛化窄化的現象。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典詩詞;對話教學;誤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26
  新課標明確指出中學語文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是要正確認識我國豐富、博大的中華文化,并且積極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育界已經達成共識,認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十分重要的。而豐富學生的語言,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和鑒賞水平,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中學階段的重要任務。中學教材中由此也選入了許多古典詩詞名篇。然而,從實際的教學過程來看,古典詩詞教學的現狀仍然堪憂。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并沒有濃厚的興趣,甚至顯現出望而生畏的消極心理。針對這樣的現狀,不少教師開始探尋新的教學方式。
  對話教學是被廣泛關注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古典詩詞教學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凹賹υ挕薄υ挿夯?、窄化等問題不斷出現,長此以往,對話教學的優點不僅不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和拓展,相反,可能會導致初中語文教育的模式開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筆者在實際的教學和聽課的過程中,發現當前初中古典詩詞對話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進入到以下三個誤區。
  一、將“復制發言”當作對話
  在課堂教學對話過程中,面對教師的提問,許多學生采用的回答方式是直接復制文本或學習資料來進行獨白式的發言。并且在這一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除了教師在一開始提問和進行小結之外,就是任由學生依次回答,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有學生對此提出需要商榷的意見。等到教師獲得了其“預設”的答案之后,這樣的問答才會結束。
  比如,某教師在上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課時,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讀詞的內容并結合課下注釋來理解這首詞大致在講什么。
  師:你們剛才結合注釋了解到什么?
  生:當年在岐王宅里經常見你演出,在崔九堂前也幾次聽到你的歌聲?,F在正是“江南”風景絕好之際,在這落花的時節又與你重逢。
  師:好,理清這首詩的大意,那老師現在問一個問題,這首詩的前兩句寫了什么,從全詩來看有什么作用?
  生:是詩人對當年與李龜年交往情景的回憶?!搬跽铩薄按蘧盘们啊笔情_元盛世時期兩個有名的文藝名流聚集之地。而今,這里已經成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夢境,只能在回憶中重溫當年的美好時光。這番對往昔的追憶,流露出詩人對開元盛世的深深眷戀和懷念,為下文做鋪墊。
  師:我們接著往后邊看,“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罢恰币辉~把我們從過往的回憶里瞬間拽到現實中。那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生:如今正是江南大好風光之時,置身其中,原本應該流連于美景之中,但現在看到的卻是凋零的落花。
  師:大家想一下為什么在這春光大好之際詩人的眼里只有凋零的落花?
  生:那是因為詩人想到時世凋敝之喪亂,藝人之顛沛流離,人生之凄涼飄零。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教師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熱情,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造,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力。
  二、將“滿堂問答”當作對話
  隨著復制文本、學習資料來進行發言的獨白式發言漸漸退出課堂,“滿堂問答”開始在初中語文古典詩詞對話教學中閃亮登場,于是,在一堂古典詩詞課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問一答的關系,看起來配合的相當默契,但實際的效果卻并不樂觀。這種“滿堂對話”下來,沒有看到任何的沖突出現,也鮮有學生思維的發展,這必定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對話教學。
  如果對這種“滿堂對話”問題進行分類,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類。一是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學生“這句詩讀懂了嗎?”諸如此類的問題,而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這類問題,通常的回答都是隨聲附和。二是教師的問題設置較為簡單,沒有真正調動學生的思維,從而烘托出課堂的熱鬧氛圍。三是教師在古典詩詞對話教學中常常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提問時通過一步步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漸接近教師的預設,這樣就導致課堂由以教師為主導演變成了請君入甕。
  某教師在教授岑參《逢入京使》。
  師: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望故鄉,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處?
  生:不是。
  師:下句詩“雙袖龍鐘淚不干”寫思鄉的(情狀)。思鄉之淚,龍鐘交橫,涕泗滂沱,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生:夸張的手法。
  師:“馬上相逢無紙筆”一句中哪個字點出了題目?
  生:逢。
  師:如果將這四句詩比高下的話,哪兩句詩更有味?
  生:后面兩句。
  這樣的滿堂對答并不是真正的課堂對話,無法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需要巧妙地對學生進行啟發,而不是一味地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聯系學生的情感,讓學生主動了解和體驗詩人的情感,其實學生心中往往也會有同樣的情感體驗。
  三、將“熱鬧討論”當作對話
  很多教師僅僅狹隘地將課堂上的熱鬧氣氛當做是對話教學成功對話的標志。于是,就導致教師一味地熱衷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問題。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將班級分成四人一組的小組來進行自由的討論,原本安靜的課堂在教師這一安排下立即人聲鼎沸起來,此時有一部分學生開始趁機渾水摸魚,談論起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事情,并沒有針對教師的提問進行交談,早已游離于文本之外了。可這個時候教師常常只是在教室內巡視,走馬觀花。
  雖然說,靜悄悄的課堂未必是一個好的課堂,但是,過分熱烈的課堂對話也不見得一定是有效的。首先教師需要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明確提出的這些問題是否具有一定的含金量,是否有必要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學生在古典詩詞教學的課堂上應該要討論的內容是什么,怎樣進行相關的討論。如果在教師提出課堂討論的時候,而學生僅僅只是在聊日常的生活和事情,只是漫無目的地在相互聊天,或者是缺乏秩序地進行交談,而沒有真正地來對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談論,那么,在古典詩詞課堂上這樣的對話教學方式并不能夠發揮其應有的功效。不僅不能夠促進初中生的學習甚至將可能會干擾到學生的學習。
 ?。ㄗ髡邌挝唬赫憬刂菽掀謱嶒炛袑W   325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4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