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歌教學方法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言是一門文學主體,古典詩歌是文學作品中的一部精品。古典詩歌作為中國文學藝術的一部奇葩,具有獨特的文學魅力。豐富的古典詩歌教學方法的發展促進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創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歌的教學方法,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語文教學古典詩歌教學方法審美情趣
  《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币驗楣诺湓姼柽h離學生時代,學生的生活和經歷對學生來說相對不熟悉。除了傳統的教學外,一些老師采用“字字解釋、句句翻譯” 八字真經教學法,大大破壞了詩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滿靈性的古典詩歌變得索然寡味,毫無生機。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古典詩歌的教學方法談幾點看法。[1]
  一、從朗讀切入,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有效感知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味著通過反復閱讀可以清楚地理解其意義。因此,在古典詩歌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早讀的使用,并應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條件,使其在早晨閱讀中朗讀古典詩歌。課堂是教師講課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古典詩歌的教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對古典詩歌進行范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抑揚頓挫,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關于詩歌的視頻,通過多媒體進行創設情境,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沁園春·雪》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給學生播放這篇詩歌的標準朗讀,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跟讀和聽讀過程中,體會到作者的寫作目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詩歌。[2]
  二、創設情境,體會詩詞意境
  意境既是作者寫作時想到表現的情景,也是學生學習詩歌是必須領悟的情境,它是衡量古典詩歌的重要標準。初中學生對于古詩詞比較生疏,不能很好的理解詩詞理念的字詞含義,所以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古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情感,首先要為學生創設詩歌的意境,學生通過聽覺視覺來刺激思維,想象古詩歌的畫面,從而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教韋應物《滁州西澗》這首詩時,分析詩歌的內容,讓學生掌握詩歌的意境。學生對此詩掌握差不多的時候,在課堂結尾,筆者來了個畫蛇添足:請同學們拿起自己的彩筆以“野渡無人舟自橫”為題,畫一幅山水畫,請同學們要把握意境,進行合理想像,畫出自己的“野渡無人”圖來。這一下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3]
  三、情感啟發,引導心靈共鳴
  古典詩歌是一種獨特的時代文化形式,這是一種傳統和本質。作為一種文學方法,古代詩歌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節奏,與當代文學表現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情感激勵的學生在初中古代詩歌教學中幫助學生構建一種與古代詩歌背景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從詩人的角度理解與詩人背景相符的行為模式,并由此而與詩人產生共鳴。例如,辛棄疾的《破陣子》,還有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都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情。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一首散曲之作,詩作中寫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因朝代的更迭聯想到民間百姓的疾苦,進而表達了自己對于百姓的同情之心和熱愛自己祖國的情懷,學生們在讀到這首詩歌后就能通過學習和領悟感知作者的愛國之情。
  四、從“詩眼”破題,帶動學生理解詩歌的精妙所在
  在詩歌創作過程中,古人不僅注重詩歌整體意境的創作,而且注重主要觀念的表達和升華。此外,在詩歌中使用文字時,也經過精心挑選,并反復嘗試實現一個詞的表達的效果。為了達到整個詩篇的質量。每一篇古詩歌里都有一個字或者一個詞,在整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就是所謂的“詩眼”,通過對“詩眼”的理解和掌握,能夠讓讀者快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寫作時的情感。例如,在杜甫的《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的“深”字,李商隱《無題》中的“難”“殘”“盡”“干”等都是文章的“詩眼”,這些字的運用,提升了詩的意境,讓泛泛的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和形象。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找出“詩眼”,為學生講解“詩眼”的運用給整首詩帶來的作用,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涵和情感。[4]
  五、知人論世,把握詩人特征
  古典詩歌的教學強調了對世界的認識。在欣賞時,應注重結合詩人的經驗、創作風格和思想感情,注重時代背景和政治文化特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世界”。分析,多方位把握詩歌作品。例如在鑒賞《過零丁洋》時,首先要結合文天祥的出生的時代背景,分析他生活的時代特色,了解文天祥在世時的作為,體會作者的心情,這樣學生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來思考詩詞的內涵,領會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壯心情。[5]
  結語
  總之,古典詩歌研究是初中語文課程的關鍵和難點,教師不僅要完成一般意義上的教學任務,還要為學生的深入發展做出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效地結合古代詩歌與學生的特點和契合,特別是情感啟蒙,實現學生的文化教育,完成學生的情感教育、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向玲.探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歌的教學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8):370-371.
  [2]涂漢明.對初中語文古典詩歌的教學方法的嘗試[J].讀與寫,2015(24):191-192.
  [3]戰銳,鄭舒泳.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以初中古典詩歌教學為例[J].南方論刊,2015,(02):105-106.
  [4]宋曉飛.初中古典詩歌教學方法及鑒賞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5,(11):161+163.
  [5]袁野.淺談初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5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