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視閾下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優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提出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具有綜合發展的基礎素質,在實際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夠將理論基礎和實際問題結合,利用知識解決問題。同時,核心素養還要求中學生在實際閱讀語文課文的過程中,能夠自主完成,從而使其具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態度,最終使其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有效運用語文文章中的一些道理,而不是選擇逃避。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引導式的教學模式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并且在實際講解相關語法、行文邏輯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生活實際,舉一反三,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理論知識和所蘊含的哲學道理。
一、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
在講解高中課文的過程中,由于其蘊含的知識要點過于復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會先對整篇課文所包含的知識點逐一進行講解。然后再結合課文對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種形式促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寫作方法。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思路過于保守,教學效率較低,無法解決學生的現實需求,甚至還會使學生厭惡語文,失去學好高中語文的信心。
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教學活動中設置懸念,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懸念設置法需要教師在講解一篇課文前先根據課文所考查的知識點設置三個有針對性的問題,然后再展開講解。當講解完一個段落后向學生發問該段落中有沒有蘊含相應的知識點,再進行下一個段落的講解。通過設置懸念開展相應的課文教學工作,可以轉化學生的思維邏輯,將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轉化為知識的參與者,從而激發其對學習相關語文知識的積極性,也能夠激發其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意識。
例如,在講解《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懸念教學法展開課文講解。在講解課文前,教師先設置三個問題,即荷塘景色最別致的地方在哪里?吸引作者駐足觀看的因素是什么?整個荷塘夜景的動人之處是什么?先讓學生有一個邏輯思考的過程,然后再開始逐一講解相應的段落。
再如,在講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活動開始之前,采取互動的形式,提問所有的學生,讓他們講一講他們在實際生活過程中,體會到的來自于父母的愛是什么形式的,并讓其帶著問題閱讀這篇課文,在文章之中找到區別。然后再由教師集中講解,對文章中父母體現愛的方式方法做一個全面的分析。
二、分小組展開教學活動
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點,并且能夠將其應用在實際的生活實踐中。所以,教師要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將學生從教學工作中單純的接受者轉化為實際的主導者,其中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小組合作。
例如,在講解《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的時候,教師先對整篇文章的核心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然后留給學生20~25分鐘的時間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對《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的每一個段落進行分析,分析每個自然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以及寫作技巧。在整個課堂活動快要結束前,請每個小組派一位代表就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
再如,在《中國建筑的特征》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有創意的課堂活動。首先,教師在課余時間準備5~10張中國著名建筑的圖片,然后在一上課的時候,分發給每個小組,并讓每個小組根據所拿到的景色圖片進行分析,從整個建筑的構造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整個分析活動給學生預留20分鐘。然后,請每一個小組的代表上臺陳述自己小組得出的結論,并由其他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在所有的小組匯報完畢之后,教師再逐一針對每一個建筑的特點進行總結性的發言,然后再講解課文,這樣能夠切實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應用趣味教學法
趣味教學法是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主要使用到的方法之一,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趣味教學法更加注重對整個課堂氛圍的營造,旨在通過開展豐富課堂活動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對相關語文閱讀技巧的掌握。如在《滕王閣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開展趣味性的課堂活動,在實際課堂的教學活動之中,根據文章所在的年代設置相應的情景,然后讓學生逐段對文章進行朗讀,并且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朗讀完相應的段落之后,直接將該段落翻譯成現代文。
作為主要的語言類學科,高中語文學科和其他語言學科一樣,是以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基礎,包括語文學科在內的所有文學學科對現實生活普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根本需求,有效依托核心素養下教學模式的應用,深化教學目標,最終通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學生充分掌握語文教材所蘊含的知識點。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學(6379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7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