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思考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科學實驗觀察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科學教育能夠從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等多個角度出發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培養。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科學現象的觀察和分析,這對于強化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具有促進作用。鑒于此,本文詳細探討了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科學實驗觀察中的運用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手段;小學科學;實驗觀察;運用
  
  小學科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科學實驗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才能夠對各種科學實驗現象產生深入認知,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才能促使小學生深入理解科學知識,實現對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培養。在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背景下,能夠將小學科學實驗以更加生動、形象以及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對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促進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科學實驗觀察中的運用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科學實驗觀察積極性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質量,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科學實驗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小學科學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合理創設情境,突出教學目標與內容,為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實驗觀察、積極主動進行探究提供保障。
  例如:在相關“礦物質”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全面激發小學生參與科學實驗觀察的積極性和興趣,小學科學教師可以積極引入信息技術,針對礦物質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如某地區村民積極挖掘當地“金礦石”并進行提純和冶煉的情境。為了探究金礦石的純度,有關部門對當地的礦石進行了專門檢測,最終發現這一礦物質并不是金子,而是黃鐵礦。利用多媒體將這一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呈現出來的背景下,能夠有效吸引小學生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黃鐵礦與金礦石的區別、礦石特點等問題的探究,這對于全面激發學生科學實驗觀察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小學科學實驗素材豐富觀察內容
  科學實驗材料是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開展的基本設施,也是小學生觀察的主體,引入豐富的科學實驗材料,不僅有助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促使小學生在實驗材料觀察的過程中對科學知識獲得豐富的感性認知,對于高效展開小學科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科學教師在引入科學實驗材料的過程中,應提升材料的典型性,保證相關材料的豐富性、典型性,才能夠給予學生更加客觀的體驗,為提升小學科學實驗觀察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例如,在對“生態平衡”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引入生態遭到破壞后的相關圖片以及視頻等資料,通過對學生視覺以及聽覺等多重感官的刺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展開科學知識的觀察與思考,對生態平衡保護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最終為強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三、 利用信息技術實施科學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技能
  小學生受年齡的限制,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實驗操作技能,因此在對小學生科學實驗觀察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技能至關重要。這也是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
  例如,在“空氣”相關知識點教學過程中,小學科學教師需要在水中放入各種物體,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在這一科學實驗觀察實驗中,小學科學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將實驗的現象以及結果準確地描述出來,此時學生會發現空氣會存在于物體表面的小孔以及縫隙當中等,這對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逐漸形成良好的觀察技能等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利用視頻將各種科學實驗的過程生動地呈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職能,對學生展開觀察指導,包括實驗過程中物體放置的方法、觀察的重點等。長此以往,小學生能夠對科學實驗產生深刻認知,同時還能夠逐漸掌握良好的科學實驗技巧,明確實驗觀察的重點以及要點等,為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科學實驗觀察質量與效果提供保障。
  四、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簡化操作難點增強觀察效果
  部分小學科學實驗受客觀因素限制,無法在小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完成,針對這部分內容,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各種實驗操作難點進行簡化出來,為增強觀察效果、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奠定基礎。
  例如,針對“聲音的傳播”等相關知識點展開科學實驗的過程中,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將聲音在氣體、液體以及固體等多種物質中的傳播途徑呈現出來,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感受與體驗。此時,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表達在真空狀態下聲音傳播的特點以及狀態等,通過觀察與描述,學生能夠對聲音、傳播以及介質等性質和特點產生深刻認知,整個教學活動中,在對多媒體進行充分應用的背景下,能夠有效增強觀察效果。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手段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被有效應用于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的,對于提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實驗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新時期小學科學實驗教師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應從激發學生科學實驗觀察積極性、豐富觀察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技能、增強觀察效果等角度出發,為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科學實驗觀察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秋燕.基于微課的“實驗探究型”教學模式實施及效果評價——以探究“電磁鐵”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4(11):53-56.
  [2]陳冰艷,鄭柳萍.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科學實驗校本課程實踐研究——以“福州市麥頂小學”為例[J].學周刊,2018(32):153-154.
  [3]陳青.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學科學課堂實驗教學——以“自制小桿秤”一課為例[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35(10):55-57.
  [4]劉明娣,蔡堅勇,黃莉,齊會玲.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小學科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9):115-118.
  [5]夏業云,張宏.小學科學一年級實驗活動案例研究——以《認識感官》一課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Z1):89-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3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