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如何用生活化語文教學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家長和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在進一步提高,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內容,教學的方式得到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其中生活化教學的理念逐步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導理念,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語文課堂知識來源于生活,如何將這些知識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展現出來,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基本問題。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核心素養養成;新課改
一、 引言
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要求在一步步提高,語文教育作為新課改下教育改革的必然產物,已經融入了新的內涵,就是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滲透學科的核心素養,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部已經頒發的新課標已經明確指出要加強語文學科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教學內容要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所以,現今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質是通過課堂讓教師把語文知識引向學生的基本生活中,擺脫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僵化思維和束縛,通過生活中的語文知識來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與生活融會貫通的過程,讓學生從小學就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學習的影響,語文學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學習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而激發學生從小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積累語文的基礎知識。
二、 建立良好的,具有生活化特征的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教學一線的工作者,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要實現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就必須構建新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否融洽是實現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基本因素,換句話說,沒有生活化師生關系就沒有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總是高高在上,不斷地向學生灌輸基本知識,那么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就要改變這種傳統的師生關系,建立融洽的和諧的具有生活化氣息的師生關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虛心聽取學生的基本要求,積極改善和提高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多地給學生積極的眼神和語言鼓勵,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教師的教學設計就可以用小游戲,小對話等方式進行,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上的輕松和快樂,使語文教學發生質的飛躍,真正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轉型。
三、 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ㄒ唬?教會學生學會觀察,發現生活的美好
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實質就是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融入實際的生活中來,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中學習和感知語文知識,所以,語文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發現生活的美麗,語文教學生活化就是這樣發現生活的過程,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根本沒有實質的語言表達,寫出的作文都是比較空洞和乏味的,這正是因為沒有認真觀察生活導致的,語文的基礎知識實際就是生活中具體知識的凝練,語文的寫作更是真實生活的體現,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語文教育已經融入了新的內涵,現今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質是通過課堂讓教師把語文知識引向學生的基本生活中,擺脫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僵化思維和束縛,通過生活中的語文知識來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與生活融會貫通的過程,讓學生從小學就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學習的影響,語文學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學習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而激發學生從小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積累語文的基礎知識。
(二) 積極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家庭培養中的學生往往具有活潑開放的性格,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教師要幫助學生從抽象的課本中走出來,走入教師提前設置好的教學情境中,用生活中的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觀于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于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于海上,何以知風波之患?!本褪亲詈玫慕虒W體現,另外,教師在創設生活情境的時候,要盡量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對生活的感悟能力,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將語文知識融化到生活中去,就像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讓自己成為駕馭知識的主人。
?。ㄈ?利用好學生之間的辯論等形式,感悟生活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最大的用途就是與人交流,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與別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習語文的基本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積極組織辯論、演講等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表現,不斷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與別人的溝通和交流中感悟學習語文的方法,讓他在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成正反兩個辯論小組,通過對學習內容的講解,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并與他人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要有具體的生活的親身體驗,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除此之外,演講也是一種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手段之一,用學習小組的模式來讓學生輪流進行演講,選取的內容可以十分廣泛,根據演講者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用自己的感受表達對課文的理解,加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最終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 結語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學科核心素養養成的基本途徑之一。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要清楚地認識到這個趨勢,從自己的教學理念開始轉變,樹立新型的教學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師生關系成為生活化教學的基本載體,指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表達自己,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自己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真正體會到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真正含義,使語文學習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以致用,讓學到的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使語文教學發生質的變化,真正向生活化轉變,教師要立足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不斷落實好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真正體會到生活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李東梅.讓語文教學走進生活[J].黑龍江教育,2005:7-8.
[2]朱競紅.談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J].教學藝術:2005:4.
[3]李瑾.探討小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J].小學學科(教師),2010(3).
[4]咸高軍.低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管窺[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3).
作者簡介:王曉蕓,甘肅省酒泉市,甘肅省酒泉市南關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