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能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與英語語言習得相關的基礎知識、技能、觀念以及情感、品質。因此英語教師對課堂的把握非常重要。如何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滲透核心素養以及檢測學生素養的形成?本篇文章主要討論關于英語課堂核心素養如何體現。
  關鍵詞: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四方面。語言能力為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核心”,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文化品格體現了英語學習本身是一種提升國際理解及跨文化意識的過程。思維品質表明了在語言學習和運用中豐富和發散思維的重要性。學習能力引領了學生的學習習慣、要領及策略,使之更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只有圍繞核心素養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英語學習。
  一、 語言能力
  在初中英語的課堂當中,想更好地去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第一步應該就是對語言能力的培養。語言能力不僅僅包括語言學習,還包括英語語言理解及運用能力。關于語言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引入情景教學法,營造語言學習氛圍。語言的學習,與周圍語言環境息息相關、緊密相連。英國與美國的學生能夠有如此扎實的語言功底,就是因為他們一直都處于一個英語交流濃厚的環境里面,而中國的初中英語學習,僅僅只在課堂上面,教師才會用基本的英語去組織教學,而脫離了英語課堂,學生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語境,很少能在日常中將英語脫口而出。
  上述所提到的就是當今初中生在英語學習當中所處的環境。要想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夠得到一個顯著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上面不應當僅僅只是做傳道授業的師長,更應該走進學生的心里,想學生所想,用心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英語學習濃厚的氛圍中進行語言習得。例如可以用本話題相關的英文歌曲或視頻導入,讓學生開口去尋找發現老師的用心所在。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入“英語趣配音”,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體驗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和樂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采取引導式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學語言的趣味性,轉變教學風格,剔除教師一人轉模式,讓學生切實地參與進來。這些都是提升語言能力的好方法。
  二、 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學習英語的方法當中,都是教師在課堂上面教授學生認識單詞,講解語法,帶讀單詞,指導作業,而這些其實都只能夠算作學生被動學習,而要想把學科的綜合素養在課堂上面體現出來,一定要讓學生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因此在課堂上面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問題,或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
  改變傳統教學方法,讓小組同學一起去認識單詞,學習音標。而在語法方面,可以讓學生去多閱讀書籍,多看教材,進行總結,把初中英語當中的簡單語法總結出來,甚至可以做成英語手抄報,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分享經驗,分享思路,再由教師進行改正總結,這樣可以加深每一個同學對于語法的理解。在帶讀單詞方面不應當再由教師擔任,應當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進來,同學們都應當有機會去為全班同學去帶讀單詞,課堂之上有了這樣的做法,學生對于記單詞的懶惰情緒就會消除,每一個人都能夠去積極認真地準備自己的任務。持之以恒,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能夠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
  三、 思維品質
   語言同思維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思維的發散有助于語言的快速有效記憶,語言的學習與使用能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發展學生的邏輯能力,批判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思維力的培養,有幾個層面:知曉層面,理解層面,分析層面,評價層面,運用層面以及創新層面,也就是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的過渡。比如在閱讀課中,教師往往會設以what, where, when, who或how的提問,那么如何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呢?在仁愛版八年級上Unit 3 Topic 3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閱讀課學習中,老師可以設:How did the girl feel? Why?來讓學生迅速反應出cold,而cold又可以從天氣冷延伸為路人和家人的冷漠。還可以設:What did the girl want?讓學生從答案warm中去感知小女孩需要的溫暖,溫情和溫飽。結尾時,可以從What is the end of the
  story?這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發散思維去構想另一個世界奶奶和小女孩的幸福生活。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敢于思考,勇于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而教師不應當去限制學生的思維發散,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的人口話題時,可以鼓勵學生去分析思考人口爆炸以后會給社會、國家、生活水平所帶來的影響。在不限制學生的情況之下,學生的某些想法也許會使得教師大吃一驚,他們的分析有可能比教師還完整獨到。
  除了培養學生善于分享思維,學生的獨立思考思維品格顯得更彌足珍貴?,F在的教學都十分推崇小組學習,但是小組學習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小組當中的優等生因為反應較快,會把討論問題當中比較正確,比較簡單客觀的想法率先完整地提出來,使得那些成績一般的同學中斷自己的想法,導致他們在考試以及課后做題的時候過度依賴優等生,喪失自我判斷、自我思考、自我抉擇能力。
  四、 文化品格
   英語屬于外來語言,而英語所產生的環境屬于外來文化,因此在英語的教學當中,對于跨文化的滲透是重中之重,教師應當積極地帶領學生學習西方文化而不僅僅是語言。除了教材當中所提到的中西文化差異,教師還可以去借助網絡搜集相關圖片、視頻、文本,從更多角度、更多層次、更多環節去改變學生,讓學生的文化品質得到一個質的飛躍。教師除了為學生搜集資料之外,一定要經常性地為學生傳遞文化品格,例如在九年級上冊Unit
  2學習環保這個話題的教學中,課文講述的主題為環境保護等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關的人文價值理念,這些文化品格并不一定完全能夠通過文字來傳遞給學生,教師在上這個話題的時候,可以去和同學們一起行動起來,去倡議保護環境,減少排放,去大街上撿垃圾,去敬老院、孤兒院幫忙,這些點滴的細節都是對于文化品格的培養。而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五、 總結
  初中英語在課堂上面對于學科素養的體現主要就在于能力以及品質的塑造上,只要教師善于思考,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課堂之上的學習效率就能夠達到最大。
  參考文獻:
  [1]陳默.論初中英語的學習[J].英語教學,2004.
  [2]李莉.怎樣學習英語.學術期刊,2007.
  作者簡介:
   曾曉蕓,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凈峰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2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