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體會意境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里,應創設構建美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古詩教學是提高學生文學修養、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以下為筆者在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小學語文古詩意境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古詩;意境
語文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藝術,它可以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描述生活百態。同時它也是人文性很強的一門科目,它除了要求我們學會基本表達外,還要求對于學生的思想感受、人情世故等等關于情感內在的東西有所形成與提高。
一、意境的內涵及其教育意義
古詩詞意境中所蘊含的豐富人文資源歷來受到我國教育的重視,成為了學生人文精神成長的重要基礎,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1. 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古詩詞中字詞的深入理解。通過體驗意境,將古詩詞的意境附著在這些關鍵字詞上,學生將充分理解和體驗關鍵字詞所蘊含的意蘊,能夠加深對關鍵字詞、乃至古詩詞的整體理解。
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古詩中以實寫虛的表現手法使古詩中充滿了“未定點”和“空白”,需要讀者運用想象和聯想去補充、發揮,否則,意境就不完整。
3.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挖掘古典詩詞意境,在濃濃詩情中學習古典詩詞,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凝練傳神的語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還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審美情趣,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二、重視情境創設,體驗古詩詞意境
意境的抽象性和體驗性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教學觀念與方式改革使其具體化、情景化,從而讓學生能夠借助生活體驗展開對古詩詞意境的體驗、字詞的認識、內容的理解,達成古詩詞教學的目的。
1. 創設教學情境,初步體驗作者情感。古詩詞教學首先需要讓學生初步體驗意境,形成直觀印象,為準確理解詩詞內容、訓練詩詞閱讀能力與技巧奠定基礎。而初步體驗意境的基本方法便是創設教學情境,由境而情、情境交融,最終達成體驗情感。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圖片、視頻、語言、故事、表演等具有可以作為創設情境的主要素材。教師可以從學生生活中尋找能夠與古詩詞意境相關緊密相關的素材,經過改造形成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入其中,初步體驗古詩詞意境。
2. 在情境中進行關鍵字詞理解,加深學生情感體驗。詩詞是語言的藝術,詩人往往通過精雕細琢的關鍵字詞來表達深邃的意境,只有將關鍵字詞融于整首詩的意境之中,才能正確、深入地理解與體驗關鍵字詞,才能深刻體驗古詩詞中蘊含的意境。
3. “復演”古詩詞意境,升華情感。通過“復演”,即意境再現,幫助學生情感升華。教師可以根據古詩詞意境特點,選擇恰當的活動方式,如話劇、游戲、繪畫等,讓學生參與其中、置身其中,以行動的方式進一步體驗與理解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意境,進行深化,形成學生的價值觀。
總之,語文古詩詞課有沒有上出意境,其教育效果大大不同。沒有意境的課其作用僅在于傳授了知識,但上出了意境的課,則不僅傳授了知識,而且傳授知識的同時也使師生體會到了美,體會到了真善美的統一,體會到了知識、情感、德行渾然一體的教學境界。
【參考文獻】
[1] 李小紅. 感知古詩的意境美[J]. 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8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