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主體性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圍繞教育過程中學生地位問題,提出了“以學生主體發展為主”的教學觀點。在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所存在問題與原因的基礎上,闡述了主體性教學的基本觀點,著重提出了學生主體性發揮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體性教學;發揮途徑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首先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發展的、有尊嚴的人,在教學中,每一位學生都是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創新能力的發展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導演,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允許學生對整個課堂教學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創設情境,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很現實、很活躍的心理成分,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的最佳動力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同時,興趣又總是與情感密切聯系著的。所以,許多教育家非常重視情緒體驗在學習中的作用,主張教學要依靠和利用教學材料,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的充沛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加學習。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體裁多樣,內容非常豐富。教師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為核心,從課文內容入手,通過各種途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設備,創設與教材有關的具體生動的情境,靈活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二、方法多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基本理念之一,應貫徹到每一階段的目標和“教學建議”之中。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ㄒ唬┳灾鲗W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教是為了不教”。教師應結合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學生學會學習,不僅要培養學生會學習的能力,更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要求教師要保證學生自學探究的時間,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夠自悟,在自悟中產生疑問,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
  (二)合作學習:加強團結合作的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把學生由傳統的班級教學中的客體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參與者。使學生在橫向交流中學會學習,敢于探索,主動合作,使學生變得更加自尊,充滿自信,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使學生們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自我價值得到體現。
 ?。ㄈ┨骄繉W習: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
  自主學習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過程,探究學習則是新學習方式的歸宿。探究學習重在探究的過程,不斷地發現問題,引起思考,從而培養不迷信權威、不盲從成見的探索精神。只有恰當地規定探究學習的評價標準,不做過高要求,學生才能在探究學習中品嘗到成功的樂趣。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探究的氛圍,開啟學生好奇愛問的天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勇于質疑,善于質疑。這樣,課堂上允許學生質疑、允許反駁,允許標新立異、鼓勵多種答案,鼓勵學生敢于向約定俗成的東西挑戰、敢于向權威挑戰。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自主、選擇、參與、創新。
  三、正確評價,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問題是引起思維的動因。閱讀教學中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結合“假如”、“可能”、“除了”等詞語,給學生以列舉、比較、歸納、想象、創造的時間,采用設問、追問、反問等方法,激發和發展學生思維。學生在討論合作中分清是非,得出正確的結論,逐步樹立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教學中教師還可找準發散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給他們一個運用知識、開展想象的空間。“如果你是文中主人公,你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從課文中懂得了什么?”等等。教學《豐碑》一課時,可以設計一個環節,就是要學生替舍己為人的軍需處長書寫碑文,可以是詞語、句子,也可是一段簡短的話。布置《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的課后作業,可以讓學生寫一段描寫阮恒心理活動的話;也可以布置讀后感:阮恒的啟示;還可以布置想象作文:多年后的阮恒與小姑娘見面的場景。這既訓練了學生的概括和表達能力,又促進了他們思維的發展。教師創造氣氛,科學提問,提供條件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基礎,而正確評價,肯定和鼓勵是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保障。
  法國著名作家孔巴茲說過:“未來的學校應該是培育靈魂,鍛煉精神,優化情感,使學生成為熱愛世界的主人?!币簿褪钦f,教育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做為21世紀的語文教師,應該充滿“為了學生”的真情,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挑戰的勇氣,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嚴和智慧的價值,享受成功的愉悅。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進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既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主體性教育對于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具有很大的潛力。這也將是全體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實驗、研究,以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教書育人的重要領域。只有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著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