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不少入選的典范文章無論古文還是現代文,字里行間無不飽含作者熱愛偉大祖國的熱情。另外,語文教學不僅僅指課堂教學,還包括學生的課外學習,它體現在聽說、讀寫諸方面。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責無旁貸。
  一、通過課文教學,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們的偉大祖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極其豐富。歷代的文學家燦若星辰,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優秀的作品。而中學語文教材入選的文章都是典范,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道德意志等德育方面的內容。在這些名篇中,有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散文,它們大都講究辭章,說理透辟,有歷史散文,它們內容豐富,重點突出,人物的形象鮮明;有唐詩宋詞,唐詩雄奇壯麗,想象奇特,爭奇斗艷,宋詞意境婉約清雅,音韻和諧優美,手法靈活多樣;還有元明清大家的作品,他們風格各異,個性鮮明。教授這些古代優秀文學作品,可以啟迪學生智慧,豐富學生知識儲備,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弘揚古代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熱情。
  如在教授《蘇武傳》這篇文章時,我拋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課文記敘了蘇武的哪幾件事情?”“19年的時間,是什么使蘇武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讓學生通過思考理解蘇武作為漢朝的和平友好的使者出使匈奴,面對“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的誘惑,他心志不亂;面對“絕不飲食”的苦難的磨礪,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支撐著他,更是一種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民族氣節讓他堅守下去。課文中的這些名篇名作,既讓學生感受漢語言文學的優美,培養他們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熱愛,塑造他們高尚的人格,更培養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利用課外閱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如果學生的學習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們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么他們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追求。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務必力爭“使每一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而且學生雖然在課內學習了一些名家名篇,但閱讀量還是很有限的,還需要我們指導他們在課外作補充閱讀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這也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例如,我推薦學生看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英雄史詩”《保衛延安》,借助小說讓學生感受真實、壯麗的人民戰爭,讓學生感受我軍將士從高級指揮員到普通戰士為誓死保衛黨中央而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更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周大勇對黨、對領袖、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偉大的獻身精神。通過閱讀這些有益的書籍,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還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書中的英雄人物的精神可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正義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提倡學生讀好書、看好報,吸取營養、擴大知識領域,讓書來熏陶學生,讓學生在讀書中接受教育,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重要作用,對他們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耙槐竞脮軌蛴绊懭说囊簧??!?
  三、巧用寫作訓練,激勵學生的愛國之志
  寫作訓練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的一種有效方式,它既能檢查學生的讀寫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寫作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作文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扣住愛國主義這個主題,讓學生作話題作文。例如讓學生寫《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通過媽媽的經歷和自己的經歷的對比,通過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使學生更熱愛新時代。又如讓學生作《當國旗升起的時候》,使學生聯想到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為新中國的成立,為國旗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升起而付出的巨大代價;又使學生聯想到我國體育健兒為國爭光,奪取金牌,當國旗升起時熱淚盈眶的情景。這些作文訓練,都是對學生一次次的愛國主義教育。
  另外,為了積累寫作的素材,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我讓學生觀看推薦的視頻,撰寫心得體會。如讓學生觀看《平“語”近人》?!镀健罢Z”近人》中釋放的巨大正能量,如智者的教誨、長者的鼓舞,讓人慷慨激昂、熱血沸騰。通過撰寫心得體會,學生懂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也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更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文化自信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責任編輯 羅 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9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