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兒童化科學記錄單的設計與改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科學記錄單是學生在進行科學活動中,記錄發現、整理信息、建構概念的重要依據。低年級兒童在閱讀記錄單等文本時具有多圖少文字的心理需求。教師在使用記錄單時需要針對低年級兒童的特點,優化改進,降低難度,既增添童趣又彰顯科學性,使學生喜歡科學記錄,善于科學記錄。
  [關鍵詞]低年級;記錄單;童趣;科學
  [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8-0077-02
  科學記錄單是學生在進行科學活動中,記錄發現、整理信息、建構概念的重要依據。良好的記錄習慣,有助于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教師通過科學記錄單,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軌跡,進而調整教學策略,選擇適合學生認知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
  低年級兒童在閱讀文本時具有多圖少文字的心理需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不同材料的餐具》一課時,與教材配套的《學生活動手冊》里,記錄單有圖有拼音(見圖1),解決了二年級兒童識字少的難題。因此,我在上課時直接使用了這張記錄表。全班交流時,班級記錄表也沿用了這張表的形式。但是在學生匯報過程中,學生對于材料特征的發現較少且凌亂無序。課后我檢查了學生的活動記錄,發現很多學生每一空格只填寫了一種特征,大部分空格沒有填寫。詢問學生后,了解到是縱橫分明的表格誤導了二年級的學生,讓他們誤以為每個空格只需要填一個發現,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還有的學生直言這樣的表格看不懂、來不及寫、不好看。
  怎樣將冷冰冰的記錄單變得既科學又有趣,讓孩子愛上記錄,成為孩子輕松建構概念的腳手架呢?我嘗試著改進該課的活動記錄單。
  一、變表格為圖示, 降低難度添童趣
  低段兒童剛開始學習閱讀表格和快速記錄,需要一定的知覺能力。以圖1為例,共16個空格。橫向是用各種感官觀察的發現,縱向是各種材料的特點,縱橫結合對應到每一個空格,需要兼顧用何種感官觀察何種材料。兒童知覺能力中的分配型注意力無法兼顧多個注意點,就會產生畏難、抗拒的情緒。
  圖示可以用更直觀形象的圖畫方式,幫助兒童記錄發現,組織概念。我設計以一盆花的形式,組織圖示。記錄單上共四盆花,每個“花盆”代表一種材料,每朵“花”代表一種觀察方式,每片“花瓣”代表一個特征(見圖2)。在班級記錄表中,我用色彩豐富的花朵代表不同的觀察方法,用有磁貼的關鍵詞作為板書,可以靈活調整學生的發現。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元素,將觀察方法、材料名稱、材料特征組合在一起,既符合二年級兒童喜歡圖案的心理特點,又能使兒童快速確定自己觀察的是哪一種材料,找到觀察時采用的感覺器官,并填入相對應的材料特征。
  從學生的記錄單和交流研討環節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材料特征的發現明顯增多,如用“眼睛看”這個方法,在第一次上課時,盡管就提出可以觀察顏色、紋路等各種特征,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僅僅記錄了材料的顏色。在第二次上課時,學生增加了記錄的內容,又記錄并交流了紋路、反光、透明等特征,這說明使用符合兒童心理需求的圖示記錄單可以激發記錄興趣,降低記錄難度,提高活動效率,促進科學概念更主動全面的建構。
  但是觀察學生的記錄單,我發現很多學生的觀察不系統、較凌亂。如有學生用“眼睛看”的方法,觀察了木頭、金屬的部分特征,用“耳朵聽”的方法觀察陶瓷、金屬,但卻沒有使用“鼻子聞”“用手摸”的方法觀察其他特征。針對上述問題,我再次改進了記錄單。
  二、優化改進,于無聲處顯科學
  教師除了用語言指導學生觀察,也可以在記錄單中暗示引導。我在“每盆花”外增加了一個方框,暗示學生要先對同一種材料進行系統觀察;將“眼”“耳”“手”“鼻”的圖片位置進行調整,按照其在人體中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排列,引導學生在觀察中也要從上到下地使用感覺器官展開觀察。在記錄單的右下角增加相關科學詞匯,如粗糙、光滑、清脆、沉悶等,幫助學生科學地記錄與描述(見圖3)。在交流研討中,我欣喜地發現,學生對材料特征的發現愈加全面豐富,描述更加生動系統。
  科學是嚴謹的,但嚴謹不等于枯燥地說教。對于二年級學生,堅持用生動有趣的結構化的圖示,潤物無聲地滲透方法的指導,暗示、引導學生開展科學的觀察,可以于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在大腦里形成關于觀察方法、觀察順序的表征經驗,當再次遇到相似任務時,學生就能運用動作圖式選擇性地在大腦中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注意,并進行信息處理,建構科學概念。
  三、關注細節,呵護童心送關愛
  二年級學生小指發育不完善,精細動作尚需鍛煉。他們寫的字通常比較大,而記錄單的圓形“花瓣”容納不下較大的字體,很多學生記錄在“花瓣”外面。如此一來,記錄單就顯得凌亂。我將圓形“花瓣”改成梯形“花瓣”,既使記錄單趨向漫畫形式,又貼合漢字方方正正的外形。再將花瓣擴大,滿足低段學生寫字大的需求,使記錄單的視覺效果更整齊舒服。
  初學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觀察方法不熟練,寫字速度慢。幾次上這堂課,學生都無法完成四種材料的觀察和記錄。我調整了教學設計,在第一個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只觀察木頭、金屬、陶瓷三種材料;在第二個觀察活動中,我出示外觀相似的陶瓷餐具和塑料餐具進行深入觀察對比。由此相應調整記錄單上的記錄內容為木頭、金屬、陶瓷三種材料。
  但是圖示化記錄單比較占空間,一張A4紙只能容納兩種材料的記錄。在圖3中,我采用正反面打印的方法,將四種材料的圖示分別打印在記錄單的正反面。如此一來,學生在進行不同材料間橫向比較時,需要翻頁,給學生的比較增添難度。所以在第三次改進中,我使用8K的紙,將三種圖示打印在同一頁面,方便學生在直觀對比中完善材料的科學概念。
  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基于兒童的好動、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低年級學生常樂于探究而忽視記錄。設計符合兒童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的記錄單,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讓學生喜歡科學記錄,善于科學記錄,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深入理解科學概念。
   (責編 韋淑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30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