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數學學科具有思維型和邏輯性較強的特點,在實際教育中涉及到較多的理論知識,難度比較大。在初中階段,教師需要利用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習慣,這樣可以發揮學生的潛能。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般都是采用直接講解的方式,教師沒有發揮自己的導學作用,這樣不利于教學效果提升。本文探討了導學互動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導學互動 教學模式 初中數學
導學互動模式指的是結合互動探究和導學的教學方式,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導學活動教學模式的思維型和邏輯性較強,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合作和自學,并且進行針對性反饋訓練。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引導,避免過度干涉學生的探究過程,同時可以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指點。
一、凸顯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多樣性特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有效實施課堂導學,結合互動的方式,可以引入比較抽象的知識內容,并且把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轉化成為比較容易了解的知識。比如,使用實物和多媒體來開展教學,讓學生持續轉換課件內容,黑板知識和教學工具,教師需要發揮自己的紐帶作用。把一些生澀的理論知識、對邏輯思維要求高的、比較抽象的知識,利用教學工具和多媒體動畫,互補地展現出來,這樣可以形象化體現平面圖形的認識中的知識理論體系,利用具體化和形象化的模式進行呈現,讓學生可以在注意力集中的同時,掌握關鍵知識。在講解一次函數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來展示具體的畫面。教學可能在課前并不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及知識點回顧狀況。那么,在講解新知識的時候,可以檢測學生的論點和觀點。同時,也可以引入教師梳理、學生分組探究、提問式導學的模式,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把握課堂的重點,進而拓展自己的思維廣度,可以提升自己的研究欲望。
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鉆研
教師可以組織合作學習活動,進而豐富課堂教學。在學生完成預習之后,教師可以利用以導促學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利用針對性教學方式完成課堂知識傳輸。對于一次函數方面的內容,學生在預習中基本了解了一次函數的概念和具體規律。教師可以首先進行分組,而后提問小組研究問題,函數的具體表示方法和一次函數的表示方法包括哪些?這種提問和學生的成績和積分掛鉤之后可以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熱情,給予學生的提問,教師可以幾種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自然而然可以提升課堂效率。在完成教學之后,可以公布答案,讓學生對比自己的答案,進而發現不足。比如,在講解圖形的全等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度理解全等圖形屬于本章節的難點知識,許多學生從題面出發解決問題,一些學生通過分析和想象圖形來解決問題,還有的學生利用直接的方式利用輔助線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解決方式比較雜亂無章,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因此,在分組模式下,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并且分享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融合和歸納,而后檢驗驗證自己的結構,這樣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掌握不同的解題思維和方法。在引導式的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在相互探究中汲取不同的養料,可以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并且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融合[1]。
三、結合導學歸納開展訓練
在課堂的最后,教師需要鍛煉學生總結的能力,讓學生回顧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對于整體的內容進行回顧,可以根據板書的脈絡進行回顧,進而把握課程知識難點和重點,其中可以穿插講解課堂的難點和重點,這樣可以全方面回顧具體知識。比如,在導學歸納一次函數的學習內容時,教師可以總結一次函數的表示方法和一次函數的概念。而后強調一次函數的圖像和四象限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函數的具體分析,可以顯著提升課堂教學內容的教學效果[2]。
在反饋訓練方面,需要針對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題目,這樣可以有效檢查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設計的題目需要具備高質量和典型性的特征,同時需要保證題目難度適中,讓學生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并且掌握知識點。對于以此函數的題目設計中,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如果每工作一小時需要使用三升汽油,那么油箱中余油量y(升)與工作時間t(小時)之間的函數關系式是什么?請問自變量的實際取值范圍。利用這樣的應用題目,可以讓學生鞏固一次函數方面的知識,有效檢查學生的成果,這樣的反饋訓練題目有著較高的價值[3]。
結論
導學互動模式的開展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實際要求,在教學流程中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質量。在以往的自主探究中,學生目標并不明確,探究的效率和效果不力量。但是在導學互動模式下,他們的思維可以受到正確引導,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頻率也顯著提升,教師根據實際要求開展引導教學,效率比較高。
【參考文獻】
[1]于湛秋.“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3.
[2]王建國.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S2:34-35.
[3]劉芳.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索[J].新課程(上),2016,03:234.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石城鎮石城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4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