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發現傳統直接灌輸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理念提出后越來越顯得滯后,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在這個時候,以學生為中心的“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逐漸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本文將探討在小學教學課堂中,如何利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導學互動
  新時代教育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方式,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之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和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創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就是在不斷探究中創新新型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期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性與特點
  小學學生求知欲強,理解能力高速發展,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在生活和學習方面越來越期望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對開放式的自主學習的需求越來越高。在學生的這種變化下,傳統以教師為主,課堂上注重教師對學生的思想灌輸的教學方式已不被學生所喜歡,一定程度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尤其對于數學這門偏向理性的學科,更加容易引起學生的排斥心理?!皩W互動”教學模式則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進行創新升級的科學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更加強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期望通過導學和互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帶動學生在學習的每個階段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導學互動”將學生放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具有互動性和創新性,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最終提高學習成績。
  二、將導學互動教學融合到教學各個階段的措施
  教學分為多個階段:教學前、教學中及教學后,通常也是教師所要求的課前預習、課堂中專心聽講、課后鞏固復習三個階段。教師要充分利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將這種創新的先進教學模式創造性地融入到教學的各個階段,以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1.課前預習熟悉教材
  “導學互動”可以拆分為“導學”和“互動”,而“導學”含義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在課前預習階段,可以充分利用這種模式。例如,提出與下一堂課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在預習階段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者通過一個趣味性的故事引出下堂課的知識主題,有助于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之后,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勵學生重視對新的知識的預習。例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主題是“百分數的應用”,在五年級時學生已經接觸過百分數了,并且能夠利用對百分數的簡單運用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在六年級上冊再次接觸到百分數時,實則是對以前知識的鞏固和繼續學習,第二單元將就百分數這個課題進行更深入地了解和運用,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并學會增減百分之幾的計算,并且要學會運用,在實踐中也要學會利用百分數的計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在本單元的預習階段時,教師要運用到“導學互動”的模式,導入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本單元百分數的學習前,可以導入實際問題,如學生與家人在超市購物時,經常會發現商家優惠促銷來吸引顧客,教師便可以留一道數學題“超市中的文具盒原價10元一個,現價折扣后僅需要8元,問文具盒的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這樣的問題與實際情況聯系密切,是生活類問題,容易學生進行解答,在這個問題中還可以進行新知識“百分數的應用練習”,學生在做這道題時便會對新的知識進行預習。這樣就完成了將“導學互動”融合到課前預習的步驟。
  2.課堂中認真聽講
  課堂效果很大程度上能決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就要求課堂上學生與教師要進行良好的互動配合?!皩W互動”的教學模式也重視互動,在課堂上則主要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小學生心理還不夠成熟,對于純理論性的知識接受起來普遍會感覺枯燥乏味,這也是許多學生學不好數學的原因之一。然而數學的理性特點決定了必須在學習中進行思考,才能有效掌握知識?;钴S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師生合作的方式營造課堂氣氛,引導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問題,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北師大版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會學習“統計”,統計也是一個聯系實際生活,學生接受比較快的課題。本單元要求學生學會收集、整理數據,還要求學生學會制作統計圖和統計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二者的角色互換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制作統計圖表時,講授完必須的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轉換為學生的角色,讓學生當教師出題,再由教師進行解答,繪制統計表;之后再由教師為學生出練習題。這樣的角色互換互動方式,一方面教師通過自己的解答為學生們提供了參考,另辟蹊徑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課堂上的氛圍在互動的過程中變得活躍,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和積極性,課堂效率在這樣的互動中得到提高。
  3.課后鞏固復習
  課后鞏固復習也是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課后教學包括課后作業和其他方式的鞏固,這個階段中通常教師沒有進行跟蹤監督。學生是實施課后作業的主體,因此教師要注重課后作業的合理布置,使得課后作業能夠充分起到回顧課堂知識以溫故知新的作用?!皩W互動”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課后作業要將作業與實際相結合,能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是學生對課堂知識充分掌握的一種表現。例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圓柱與圓錐》,圓柱與圓錐是生活中經??匆姷奈矬w形狀。在課后作業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讓學生找出自己身邊的圓錐與圓柱體,并選擇其中一個物體指出它的底面、側面,實際測量之后再計算出這件物體的表面積。這樣的課后作業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了實際應用,不斷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導學互動”是更適合現代活潑思維能力強的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新的內容的完善和優化,讓學生能夠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創造出更好的教學環境氛圍,最終讓學生較好地掌握知識。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不斷改革創新,墨守成規是不可取的。作為教師,應該從主動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舉措,并結合到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一線的主力人員,距離學生近,在課堂和生活中要留心觀察學生,不斷改進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穩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肖梅珍.探討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中的導學互動教學模式[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4):65-66.
  [2]馬如國.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8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