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是經一代代中國人傳承而來的,它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之一,是中國的精神文化寶藏。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屬于我們中國人民,也屬于全人類,它也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中華傳統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傳統文化不能丟棄,需要我們每一代人都傳承下去。對于小學生來說,傳承優秀文化一般從語文課開始,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教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本文將從實際教學案例出發,探究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傳統文化是一個范圍很大的概念,一個勤儉持家的思想、一個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飾、一個廣受歡迎的傳統節日都屬于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時期,教師要培養孩子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使學生們認識傳統文化。作為語文教師,更應將傳統文化與語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把文化滲透到孩子們的骨子里。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讓他們學會幫助他人、關心他人,知道事物的對錯、美丑、善惡,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以古詩詞為基點,深入傳統文化的教學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人情感寄托的體現。古人利用幾個簡短的詞句,將自己思想感情表現得淋漓精致。一首首古詩詞還是歷史的簡影,很多古詩詞都可以成為一個朝代的歷史文獻。教師應該從古詩詞中學習傳統文化,培養孩子們的詞韻、識字以及閱讀理解能力,啟迪孩子們的思想,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古詩詞因其詞意蘊意的深厚,語言簡練層度高,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被傳承下來,是中國文化門面的象征。比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時,我們能通過李白的描寫,感受到大自然的巍峨磅礴,仿佛看到廬山的壯麗景色就在眼前。教師可以反復帶領學生誦讀這篇古詩,對重點字詞進行賞析,比如“落”“生”等,真切地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古詩簡短而有意蘊,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詩詞末尾的聲部,使學生們體會詞的押韻。在教學中,還可以介紹當時李白生活的時代背景,融入文化背景,使他們對歷史有一個印象。
   二、在識字、寫字中傳承傳統文化
   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漢字打交道。有句話說,從一個人的漢字寫得怎么樣,就能看出這個人的人品。小學是學習漢字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如何書寫,不僅要寫對,還要寫好。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板書,因為小學生大多會模仿自己老師的字跡,按照教師寫的字來寫。
   讓傳統文化走進高效語文課堂,就要從識字、寫字中學習傳統文化,感受漢字之美、感受文化的深厚。比如,上課時,教師應該先帶學生將課后的生字反復讀寫。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米字格,然后寫入生字,讓學生先自己寫,老師隨時檢查,告訴學生,寫字時要端端正正、橫平豎直。孩子們寫熟練以后,就會有自己的筆畫結構。從漢字的筆畫上升到做人!做人要像寫字一樣堂堂正正,讓孩子們認識到學漢字,寫好漢字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是對傳承傳統文化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以游戲形式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
   八至九歲正是愛玩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天性,將傳統文化以游戲為媒介,讓孩子們接觸文化。游戲的形式有很多種,如可以設置文學常識游戲,讓學生抽簽回答,或者使用一些文化實物的圖片進行對應。游戲能很好地契合學生在這一時期發展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全方面實力。
   比如,在學習《快樂的節日》一課時,可以先提問學生中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然后在這些節日里都會做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習俗等。比如,春節放鞭炮、吃餃子、不能理發;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中秋節吃月餅、一家人賞月……如果學生不知道,教師不能直接告訴他們,應該準備一些卡片,在卡片上寫出各個節日的特點,然后讓學生自己將卡片放到節日卡片的后面,看哪個同學既正確又快。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傳統節日的印象,又能活躍課堂的氛圍,營造積極學習、具有競爭的學習環境,創造高效率的課堂!
   總之,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每一代中國人都應該涉獵且不能割舍的,它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瑰寶,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我們教育者更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培養孩子們自覺弘揚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使他們從小接受文化的熏陶!
   【參考文獻】
   [1]楊智敏.論新時期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若干問題[J].學術探索,2005(6):142-144
   [2]王和勛.淺談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現狀[J].課程教育研究,2014(16):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50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