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薄弱班級”轉化策略摭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薄弱班級”的轉化從德藝雙馨,為人師表;信其師,方能解其惑;拔苗助長,未嘗不可;抓住課堂,打好基礎;亡羊補牢,未為晚矣;結隊幫扶,教學相長;培養興趣,自主學習七個方面介紹了提升數學“薄弱班級”學生數學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薄弱班級 轉化策略 摭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74-01
群體的良性發展,往往取決于木桶的“最短板”。就學校而言,“薄弱班級”是制約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薄弱班級”的轉化可以說是大多數學校都要面對的問題。當然“薄弱班級”也是相對而言,多數學校把班級某一學科均分與同年級相差5分以上的稱之為某學科“薄弱班級”,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如學生的組成、教師的配備、教師的頻繁更換等等。由此可見,“薄弱班級”的轉化是一個龐大的課題,筆者經常擔任小學高年級數學“薄弱班級”轉化工作,下面就提高“薄弱班級”數學素養談幾點看法。
1 德藝雙馨,為人師表
“好老師應該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弊鳛榻處煟訌妼W習和個人修練,做到學識廣博,專業精深,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敬佩。同樣冰心說過:“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作為教師要轉變理念,要有為了學生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職業道德。我們要明白,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家長的希望所在,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如果基礎未打好,不僅影響數學學科本身進一步的學習,也必將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并給學生全面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教師應樹立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暫時沒有找到能教好的方法”的理念,堅持“今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觀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做到德藝雙馨。
2 信其師,方能解其惑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我認為:信其師,更能信其道。作為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一種可以使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影響產生積極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教師的威信高,在情感上,學生接受教師的表揚和批評能深入到思想意識中去,引起相應的情感體驗,表揚使他們更加愉快、自豪,并愿意表現得更好;批評會使他們深深反省,喚起改正缺點追求完美的迫切愿望。在行為上,學生會將有威信的教師看作心中的模范和理想中的完美人物,在自己的行為中無意的仿效。在知識方面,學生確認教師所講知識是真實的,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正確的,就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積極實現教師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梢?,教師的威信是教師的無形資產,教師要學會夸夸自己,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斷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威信。
3 “拔苗助長”,提升自信
對于小學數學“薄弱班級”而言,拔苗助長有時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知道小學數學“薄弱班級”一般來說都存在“班風、學風”問題,缺少身邊的榜樣。為此在掌握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確定“拔苗”對象——智力良好、樂于助人的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課堂練習、單元檢測等方面特別的關心,使他們的學科成績在短期內有明顯提升,這樣既可以調動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又可以在班級樹立學習的榜樣,同時還能成為教師的好助手,這就為提振班風、學風奠定了基礎。
4 抓住課堂,打好基礎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戰場、主陣地,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渠道。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課堂一分鐘,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往往需要課下自己學十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彌補上。因此,對于小學數學“薄弱班級”,教師要抓住課堂,關注每一個學生,要想學生所想,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預案,做到快慢適宜,重基礎、重過程、重思維、重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5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再好的課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也不會一模一樣,數學學困生總是存在的。教師要對數學學困生及時進行輔導,這是提高數學學困生成績、轉化小學數學“薄弱班級”的又一個重要手段。策略一是實行面批。要對作業、檢測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輔導,問題就是癥結,就是關鍵,就是目標。因此,針對問題進行輔導,就抓住了要害,就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堅持“低標準,嚴要求”。數學“薄弱班級”的大部分學生往往基礎不扎實,學習習慣不理想。因此一開始,不可能對其要求太高,否則欲速則不達,而應把標準降下來,根據其實際情況,則重于輔導最基礎的概念、規律和最基礎的解題方法。但是要求必須嚴格,對于必須掌握的基礎問題,一個都不能放過,直至弄會為止。
6 結對幫扶,教學相長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對于小學數學“薄弱班級”,要想提高數學整體成績,可以采用“數學學困生與教師”結對、“數學學困生與數學優秀生”結對,建立“幫扶制”和“伙伴制”,從而為數學學困生的學習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使他們得到更好的關注和幫助。而采用“兵教兵”策略,教者有利于融會貫通系統掌握知識,學者沒有心理壓力,而有共同語言,因此效果更好。
7 培養興趣,自主學習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薄弱環節和癥結,光靠外力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因此對于小學數學“薄弱班級”,教師除了自己盡責盡力和取得家長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外,還必須加強學生思想教育,重視學習數學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總之,小學數學“薄弱班級”的轉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因班施策,因人制宜,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