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數學學習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小學教學當中,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其教學難度也相對較高,很多學生會因為學習興趣、學習基礎以及接收能力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對數學知識進行高效的學習,從而成為了班級里的學困生,這種現象會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造成很大的限制,同時也會影響到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困生進行積極的轉化,通過各種轉化策略的科學應用,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小學數學 學困生 轉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151-01
伴隨小學數學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數量隨著年級的升高不斷增加。學困生的存在制約著整體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學困生的長期存在會對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會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造成很大的限制,同時也會影響到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困生進行積極的轉化,通過各種轉化策略的科學應用,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提升。下面筆者結合學困生產生的原因談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數學是一門較為嚴謹的學科,所以許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的很嚴肅,雖然這種課堂氛圍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約束,使其集中精力進行聽講,但在這種緊張、嚴肅的教學氛圍當中,學生往往會產生厭倦,且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也將逐漸消減,而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對學困生進行有效的轉化,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教師應該對自身教學方式加以改變,要提升課堂氛圍的活躍性,使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具體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加以豐富,在其中引入一些與學生生活存在密切關聯度內容。例如,在對認識人民幣進行學習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識別人民幣的方法以后,可以設置相應的問題,問問學生,小紅有10元錢,在商店當中買了3支8角錢的鉛筆,他需要花多少錢呢?買完鉛筆之后小紅會剩下多少錢呢?在這種問題當中,可以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問題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不僅能夠實現計算知識有效貫穿,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提升,還能強化學生的知識掌握,使其能夠在身臨其境當中完成學習,有利于學困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對其學習現狀的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
2.落實分層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首先,在進行課程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困生的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明確學困生在知識理解方面的難點問題,以及容易出錯的地方,要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學困生的積極轉化,具體需要教師在進行新課講解之前,結合班級學生情況,對前置性教學方案進行編制,并在方案當中對學困生問題保持關注,保證學困生也能夠對相關學習目標加以完成;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層次劃分,將具有一定難度,深度較大的問題交給學習較好的學生,同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分解,使其成為多個淺顯而簡單的基礎性問題,由學困生來回答,要為學困生積極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提升學習的積極性,而不能在教學當中對其放任不管。除此之外,應該對學困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引導學困生對教學活動進行積極的參與;再次,在完成授課進行作業布置時,應該結合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對作業的數量和難度進行合理的控制,不要求過多的數量,只要能夠將基礎部分完成即可,也可以要求學生運用課堂筆記對作業加以代替。對于學困生的作業,教師可以采取面批面改的方式,當面指出學生作業中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改正,這樣能夠使教學的針對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優化學困生的學習方式
在對學困生進行轉化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加以應用,將小組合作中的幫扶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使學困生能夠在小組學習當中得到有效的幫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小組劃分,以每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并選擇兩名學習好的學生作為組長和副組長,從而對應兩名學困生,通過學習小組實現一對一幫扶,在小組當中,學困生可以放下顧慮和同學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學習,而讓學習好的學生對學困生進行輔導,一方面可以對其掌握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教師的工作量,使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落實教學指導,這對于班級學生的共同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同學幫助以及教師啟發的情況下,學困生能夠逐漸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使其學習動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通過小組學習模式,能夠將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出來,每個學生都不想拖小組的后腿,教師可以在小組之間設置一定的競技規則,提升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加努力的學習,并對數學學習活動進行積極的參與,使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得到有效的推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對學困生加強轉化,能夠推動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對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學困生保持重視,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保持尊重,并對各種轉化措施進行科學的應用,有效激發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其轉化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孫俊靈.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成長之路,2012(16).
[2]張靜.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及其轉化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3]徐月琴.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幫扶轉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15.
[4]胡兆莉.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5(9):64-6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