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重要的學科。但是學生對于數學學習都有懼怕的感覺,數學學困生也隨之形成。教師在教學中,要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針對學困生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以期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快樂地學習數學。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較為復雜,家長工作較忙而疏于對孩子的管教、先天智力不足、心理敏感脆弱等均可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降。教師作為學生在校生活的第一引領者與知識傳授的主導者,其教學理念與教學策略的設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如何轉變教學觀念,予以學困生更富有個性化的教學,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教育界長久以來的重要課題。
  一、巧用生活素材樹立學習意識
  數學是一門講究實踐應用的學科,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學困生對數學的重要性認知程度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學習中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參與度低、課后作業完成度低或進行抄襲、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關注數學知識的應用等。因此,只有讓學困生深刻認識到數學對當下生活的意義,才能真正幫助其樹立起學習意識,提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所以,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外,教師還應注重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來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達到讓其跟隨教師思維走的目的。例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操場,引導學生分組進行立定跳遠,將起點比作0,看看誰跳得遠,而這個距離與0的關系又如何,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0”的含義。同時,在布置作業課后作業時,教師應考慮如何將作業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作業形式更偏向于實踐,讓學生養成利用生活實踐來鞏固數學知識的習慣。這樣的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更為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快速地掌握數學知識,還能進一步強化其“數學無處不在”的基本認知,讓學困生真正體會到數學距離自己并不遙遠。
  二、增強學習趣味性,提升學習主動性
  偉大的數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興趣是打開數學殿堂大門的鑰匙,而教師需要做的則是將鑰匙放入學生手中。由于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低,對待單調、枯燥的單向式教學往往提不起興趣,學習主動性差,進而影響了自身的學習進度。同時,小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通常對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習的外部活動更為感興趣,隨后才會逐漸過渡為學習的內容以及需要獨立思考的學習作業。因此,教師應優化教學方案,打造輕松幽默的課堂氣氛并適當利用小游戲、故事、情境模擬等形式來加強學習的趣味性,寓教于樂,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把學習當作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從而增強學生的代入感,最終達到提升其學習主動性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同類項”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同類項找朋友”的小游戲,通過快樂輕松的游戲,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而游戲中的競技設置也讓學生產生了通過學習知識而更好地贏得游戲的想法,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達到提升課堂效率、幫助學困生轉化的效果。
  三、理解學生差異,進行個性化教學
  教學的目的就是讓所有學生都獲得知識,讓其認知、掌握并運用知識在現在及未來長遠的生活中。但由于現代教師教學任務的加重或者教育理念的落后,往往忽略了學生乃至學困生的個性、思維方面的差異,未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學困生學習落后的原因不盡相同,例如,有的學困生是因為對數學缺乏基本的興趣,有的是受到了不良家庭氛圍的影響,有的是因為未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有的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聽課效率不高,還有學困生是因為將大部分時間用于上網而耽誤了學習。對此,教師則應分別施以不同的干預措施來引導學生,例如喜歡上網的學困生,可以允許其使用電腦完成課后作業,但前提是獨立完成,不可抄襲,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網上請教老師或同學。這樣一來,學困生在上網時的注意力則用在了學習之上,從而逐漸改善了上網玩游戲的習慣,該方法也受到了學困生的歡迎。
  四、加強學習反饋,提升學習成就感
  大多數數學學困生在學習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識難以理解、解題運算能力低下、記憶力不佳等問題,因此通常具有較為沉重的挫敗感,在挫敗感中逐漸喪失對數學的信心與興趣,繼而加深對數學的抵觸情緒,如此惡性循環。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主動設置更多的教學反饋,讓學困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例如,在進行《平均分》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比賽,首先于籃中放置些許卡片,請學生們合作取出一對卡片后進行平均分配,學生若能將卡片分成3、4、5分,則可獲得相應的分數,分數最高的一組獲得冠軍。在游戲過程中,由學優生來提出平均分配的策略,由中等生來記錄,而學困生則需要認真理解并執行學優生的方法,如此一來,學困生則會對如何分配、還有哪些分配方法產生進一步的思索。該方法通過團隊協作首先幫助學困生樹立起團隊歸屬感,同時也適當降低了其學習難度,而當團隊獲得榮譽時,學困生則可以與團隊成員共享學習成果,因此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多次獲得成就感后則可逆轉學困生自信不足的情況。
  綜上所述,學困生是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的學生類型,教師應持續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及分析不同學困生學習落后的原因,主動構建與優化教學模式,方可幫助學困生提升學習能力,盡力做到讓每一位學生均能得到公平、優質、個性化的教育資源。
  【作者單位:閩清縣第二實驗小學  福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