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從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角度出發,論述了導致出現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原因,闡述了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措施,并從不同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從而為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學習 家庭教育 教學環境
  引言
  農村初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約,導致其教學質量受到影響,同時由于來自于家庭、學校、媒體、社會等方面的因素導致出現數學學困生的情況,因此要加強對數學學困生的關注力度,積極主動的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數學學困生改變學習困難的情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為學生后期的學習提供保障。
  一、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導致出現數學學困生
  作為學生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學生父母在學生的教育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影響,父母為孩子創造的家庭教育環境是否良好,對于孩子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具有決定性作用,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重要影響,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村大量人員出外打工,導致出現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并且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對孩子教育方面很難產生多余的精力,即使孩子的成績發生下降,難以及時察覺到并進行有效的教育,而學生由于常年得不到家長的關心,導致其對學習產生厭惡心理,難以主動的完成數學學習任務,導致其數學成績受到影響,最終成為數學學困生。[1]
  2.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素質教育已經逐漸滲透到不同年級的教學當中,并且素質教育已經對學生的地位有了明確的要求,要以主體地位來對待學生,并積極的培養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視度較高,導致學生難以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同時,由于部分學生在小升初時的成績難以去縣、市一級的中學學習,只能留到鄉鎮一級的學校就讀,而初中數學知識與小學相比,在學習難度、深度以及教師教學方面有巨大的變化,并且教師輔導相對比較少,其自身對學習的悟性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出現適應性差等情況,最終對數學學習產生困難,導致出現數學學困生的現象。[2]
  3.學生學習自信心比較匱乏
  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初中知識難度大幅度提升,并且存在學習枯燥和抽象的情況,相關的數學知識對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要求比較高,而由于部分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其邏輯性思維比較差,在初中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難以理解的情況,一旦學生對這些困難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最終會使其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信心消失殆盡,導致自身的學習成績受到影響,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問題,最終導致出現數學學困生的情況。
  二、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措施探究
  1.加強對家庭教育的關注力度,積極促進家長學生之間的交流
  農村很多家長出外打工的目的是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但是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關注較少,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信心,能夠主動去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并且能夠積極主動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定期的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并告訴家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滿足學生對家庭關懷的需求,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溫暖,樹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自信心,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促進自身學習水平的提升。
  2.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信心,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并從中體會到對數學學習的快樂,從而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積極創新教學情景,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最終實現數學學困生的有效轉化。因此要積極創造有效的教學情景,比如在實施“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課程內容教學時,教師要積極創造相應的教學情景,以菜市場賣魚為例,攤販有40條魚,賣出32條,在進行數量清點時應該剩余多少條魚。學生很快就能夠得出答案:“40-32=8”。此時教師要利用負數的運算來開展教師,即通過“40+(-32)=8”來進行計算,從而讓學生轉變解題思路,通過不同的算法獲取答案,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有效完成數學學困生的轉化。[3]
  3.積極完善數學學科教學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教材的學習和研究力度,并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和教育觀念,有效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加強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力度,在實際教學中能夠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數學知識學習當中,同時,教師要將生活元素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程度,對此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從而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來完善教學過程,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方法,最終有效實現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定期的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并告訴家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積極創新教學情景,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加強對教材的學習和研究力度,并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和教育觀念,有效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加強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力度,最終有效實現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參考文獻
  [1]楊振華.試析農村中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未來英才,2016(7):102-102.
  [2]宋明權.“班班通”環境下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7(20):39-39.
  [3]周丹,張玲.讓結局不留遺憾讓過程更加完美——淺談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和轉化策略[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6(10):17-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2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