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轉化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困生”是所有班主任的一大心病,也是“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他們需要更多的“愛”。促進“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是每位教師的首要任務,也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措施。而在實際工作中,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直是令老師十分頭疼的事情。本文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以及學困生的心理特點與行為表現,提出了轉化“學困生”的四策略,但愿行之有效。
【關鍵詞】愛;班主任;轉化學困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這句話中的教育反差使我明白,對于學困生,教育者只有正確地認識和研究他們,消除學困生的概念,用“愛”把自己與學生畫上等號,讓他們親身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才能觸動他們內心的那條“信任”之弦,最終使他們“敬其師而信其道”,并由此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那么,班主任應如何轉化“學困生”呢?
一、架起愛的橋梁,幫助學困生重拾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要讓每一個孩子抬起頭來走路?!薄疤痤^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這句話深深地啟發了我。在我從教的生涯里,我一直仔細觀察“學困生”的種種表現,從中發現他們的成因是極其復雜而又多樣的,自尊心往往容易受損,有嚴重的挫折心里等。教育技巧的奧秘就在于如何用愛去溫暖每一個學困生的心田。用鼓勵性的話語,用真誠的一個微笑,用期待的目光,永遠對孩子說:“別灰心,你是個小天才,老師永遠相信您!”給他們以信心與力量,使其振作起來,心底里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有了這顆種子,就等于有了希望。
如在進行《做個百數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一邊橫著、豎著來觀察百數表,一邊獨立思考,從中尋找發現的規律?數分鐘過去了,不少學生都舉起了小手,這時,我發現平時學習成績較差、課堂上從不舉手發言的小佳也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我馬上提問她,但她卻半天也沒說出一個字。霎時,教室里有點小吵起來了,好像其他同學情緒有點失控。我再看回小佳,她用力地緊握著雙手,不知所措地用眼睛觀察四周??梢姡藭r的她根本沒有信心去面對一切,正想打退堂鼓。我用手撫摸著她的頭,微笑地對她說:“小佳,別緊張,你能夠鼓起勇氣第一次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發言,難免會緊張起來,老師想告訴您:你是個小天才,相信你一定行的!你只要把你觀察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哪怕是錯的,老師也會獎勵你一個漂亮的蝴蝶,你的勇氣讓大家佩服!”果然,激勵是教育的法寶,是最廉價的潤滑劑。小佳真的嘗試用顫抖的聲音慢慢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而且居然是正確的。此時,一陣熱烈的掌聲響遍了起來。由此可見,成長中的學生迫切地想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贊美,只有這樣,“自信”就像火山一樣瞬間爆發,一旦自信被爆發,積極行為的內驅力也悄然產生,從而能夠充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觀能動性。
二、架起愛的橋梁,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晶瑩的露珠是透明可愛的,但卻十分脆弱,一不留神就會破碎?!睂δ切┯捎诟鞣N因素的影響而表現異常的孩子,教師不應用“笨蛋”“壞東西”等字眼去刺傷他們,如果一顆心受到挫傷,就可能留下永遠難以抹去的傷痕。必須以平等的態度和方式對待,懷著一種真心實意的愛去教育和引導孩子。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真摯的愛,他們內心才會掀起陣陣“熱愛生活,積極學習”的漣漪,揚起抗爭一切困難的風帆,追求上進,最終脫離學困生的行列。
如在我任教的班級當中,一個叫小浩的男孩,他不是智力非正常兒,而是命運之神跟他開了個玩笑,小時候因意外從高80厘米的床上摔了下來,出現顱腦的損傷,導致右手畸形,書寫方面出現障礙。因此,遭受到同學的白眼,他感覺到低人一等,求知欲和上進心受挫,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心理定式,造成了自卑心理。后來,針對小浩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計劃,想辦法讓他改變。恰逢學校舉行一年一度的班級種植比賽,這比賽以班級為單位種植五盆以上花草,關注綠色生命成長,美化班級環境。我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浩。一段時間后觀察得知,他視花如命,每天精心照料著那幾株幼苗。課間,我主動邀請他在校園里散步、談心,從中接近他,真誠關心他。課堂上,幾乎每節課都會極度關注他,為他設置能力范圍內的問題,只要他稍微回答得較好,馬上把掌聲送給他。經過了一學期的努力,這個小男孩逐漸從自卑的陰影走出來,他性格變得開朗了,主動和老師、同學交往,能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昂然斗志的精神來投入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對學習也充滿了興趣。實踐證明,只有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深深地愛學生,多給予關注,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
三、架起愛的橋梁,善于捕捉學困生閃光點
古人講:“數子十過,不如贊子一長。”“堅持正面教育”是班級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學困生”雖不愛學習、調皮搗蛋,不樂意接受批評。可是,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逼鋵崳總€學困生都會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他們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贊揚。專家建議 “教育工作者理應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苯逃那疤崾且姓J每個孩子是有差異的。教師切忌拿同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學生,理應善于捕捉學困生的個性優點,把握時機給予表揚。要知道“一句話可以讓人上天堂,一句話也能讓人下地獄”,這并非夸張。正如“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深刻地證明了贊揚遠比責罵強得多。
記得2007年,一個叫小婷的女孩子讓我印象深刻,由于父母離異,一直由姑姑看管,她性格怪僻,從不愛學習,逆反心理特別強。但她能寫得一手好字。從我接手這個班后,從沒有說過一句傷害她的話,而是每天用獎她一個小紅花的方式來教育她、鼓舞她。時常不經意讓她寫寫板報,并對她寫的字給予充分的肯定。此后,她無論是在思想還是行為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后來我則乘勝追擊,多次與她的姑姑溝通,讓她去參加硬筆書法班?!肮Ψ虿回撚行娜恕?,一年后她參加了鎮小學生的鋼筆字比賽榮獲了二等獎,學生成績也進步得特別快。期末,以88分的成績沖出了差生行列??梢姡p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切不可橫挑鼻子豎挑眼,讓學生充滿失敗感。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其打開一扇窗,她們也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所以,班主任千萬不要吝嗇表揚、夸獎、賞識和激勵。
四、架起愛的橋梁,不斷讓學困生體驗成功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成功的次數越多,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也就越多。可見,對于學困生來說,這可是個良方妙藥,可以幫助消除許多學困生因缺乏自信和屢戰屢敗而產生的消極情緒體驗,從而轉變其消極的學習態度。
曾經有一個叫小豪的小男孩,家中有兩兄弟,母親早逝,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來幾天。父親平時愛喝酒,脾氣暴躁,兄弟倆就由奶奶照顧,哥哥在鳳霞中學讀高一,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弟弟的學習就不太理想了,而且脾氣受到了父親的影響特別大,自控能力較差,遇事急躁不堪,厭惡學習,簡直一無是處,破罐破摔,更不提有信心去學習了。后來,由于我校要舉行一次小學生的“踢毽子”比賽,我就鼓勵小豪去參加。結果,四年級的他居然能在一分鐘內踢出了100多下的驚人成績,這成績遠遠超過了六年級的大哥哥,最后冠軍落在了他的手上,取得了本校的“毽王”之稱。我則立刻抓住這好時機,及時在全校師生面前表揚了他,事后也跟他閑聊了一番,鼓勵他向哥哥看齊,并且耐心地分析了他的長處與不足,最后給他確立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果然,“磨刀不誤砍柴工”,經過我的教育與鼓勵,小豪學習態度有所改變,課堂上能夠積極舉手發言,按時上學,認真完成作業,最后在期末考試終取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榮譽。
總之,愛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開啟兒童心靈的鑰匙;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夠讓學困生策馬揚鞭,使其始終感受到“病樹前頭萬木春”。最后,讓我們用“愛”把木雕刻成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參考文獻:
[1]賴華強.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