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析提高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前預習效果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人文性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自學能力,僅靠課堂時間難以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就顯現出課前預習的效果。有鑒于此,本文以小學語文高年級為切入點,分析做好課前預習的措施,推動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前預習  提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58-01
   語文教學的主要環節就是預習,但目前大部分教師與學生并未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造成實際中缺乏預習習慣,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通過引導與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課前預習方法,提高課前預習質量,奠定提升課堂質量的措施。
  1   激發學生預習興趣
   學習的最好老師就是興趣,一旦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預習將難以進行,預習效果也有限,因此只有提升學生預習興趣才能提高預習實效性。小學高年級學生大部分都沒有自我學習觀念,缺少預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準確把握課堂內容,基于學生特點與認知角度展開預習教學,激發學生預習興趣并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如,小學語文教師考慮學生比較心理特征,激發其預習興趣??梢詫⑷鄬W生分成若干小組,并由組員推選出小組長,根據教師給出的預習大綱開展預習活動,完成后各小組長進行檢查。通過這種比較性學習環境,學生會受到氛圍感染,不知覺的努力學習,并主動探尋預習方法,長期下來激發預習興趣并養成預習習慣;通過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個活動中,相互激勵完成預習。教師則對學生預習效果進行評價,鼓勵為主激發預習動力,樹立正確的預習觀念。
  2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小學作為整個教學生涯的起步,語文作為工具類學科,直接影響到學生語言表達、閱讀理解等能力提升。我國歷史悠久,學好語文科目可以更明白的讀懂歷史,培養民族精神,深刻感悟知識的偉大。素質教育要求尊重學生個體,要想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思想觀念,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如:《烏鴉喝水》這篇課文講解時,教師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后,引入小組合作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并拓展思維,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小烏鴉喝到瓶中水要滿足什么條件?如果換一個瓶子,小烏鴉依然用這種方法,它可以喝到水嗎?通過這則寓言故事的學習,我們可以明白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小學生圍繞這些問題思考討論,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主動探討、分析問題,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探究實現思維碰撞,獲得新的收獲,大幅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奠定課堂教學目標實現的基礎。
  3   塑造良好師生關系
   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學時,教師要與學生之間做好溝通,強化課堂師生互動。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生活現象,方便學生總結、歸納經驗,并結合課堂知識,加深學生記憶。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避免出現學習錯誤的情況。通過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利用課余與時間進行學習,塑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掌握語文課程預習技巧。
   如,小學語文課程學習時,教師向學生提出明確的預習標準,并嚴格落實這些標準,奠定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基礎;其次,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標記將生字、重點字詞句及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注。同時要引導學生讀、想、與動筆并行,對預習中遇到的生字詞及時查找資料或字典,通讀課文課文。最后,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如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課堂進行討論,提升預習效果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4   運用合理的預習方法
   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而言,要想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離不開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而良好預習除了要提前對文章中不認識的字詞進行標注,對文章結構和段落進行分析,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確保在課堂教學時,學生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外,還要做到以下兩點:
  4.1 字詞預習分析
   字詞是語文課堂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的重點,所以學生在課前預習時首要做的就是對文章中新的字詞進行預習。而很多學生在預習時僅是將不認識的字詞標注出來,等待教師解答;有些做的好點就是利用查字典的方式將文章不認識的字詞拼音標注出來,再誦讀幾遍,就認為已經是超額完成任務了。實際上他們并沒有認真了解這些字詞含義,以及用在此處的意義,這種動口動手不動腦的預習方式對語文學習毫無意義。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預習時標注讀音、反復誦讀并理解該字詞所表達的意思及其重要性。
  4.2 初步歸納文意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每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學生預習時,一定要引導他們先自行對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進行歸納總結,如此不僅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幫能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自己思考的能力。目前為止,很多學生表面上將文章朗讀的非常流暢,可當老師問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時都表現出一種迷茫的狀態,這主要是預習時不走心,沒有用心對文章結構和中心思想進行分析導致的。所以在以后的預習中學生一定要注意對文章中心思想進行歸納,不斷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提高預習效果。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預習時注意對作者用以和情感進行思考和探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邊讀、邊想,不斷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5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學習的關鍵期就是高年級階段,這個階段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直接對課堂教學質量產生影響,也會對學生今后學習之路產生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幫助學生形成正確預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牟天智.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前預習策略[J].發展,2016(05):96.
  [2] 賀建英.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預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06):209.
  [3] 王天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預習習慣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15(35):1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