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開展高中生物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不斷涌現,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構建高效生物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符合新時期教育事業的要求,也是現階段教育中的薄弱點。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課堂形態,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應注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完善高中教學體系。本文對如何組織高中生物實踐活動展開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綜合實踐活動;有效策略
高中生物是高考的重要學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要求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開展課堂學習活動。高中生物課堂活動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開展自主學習,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注重綜合實踐活動,需要很多活動資源,教師缺乏相應的培訓,課題設計較為落后。因此,借助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引導學生自主選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和實施,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地位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完善課程教育體系,轉變學生知識學習方式,開展有效的自主學習活動。高中生物課堂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課題,開展綜合實踐內容,如:開展設計和制作活動,鍛煉學生的動手及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的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理解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概念,并通過對比分析兩種呼吸的異同點,深入理解生物概念,掌握細胞呼吸的原理。在學生掌握細胞呼吸的原理之后,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深刻體會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教師讓學生從制作米酒、制作酸奶以及制作面包自主選擇課題,開展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針對米酒釀造來說,讓學生掌握米酒釀造的過程:將糯米煮熟之后,使用開水對小口容器進行澆燙,作為米酒釀造的容器,將煮熟的糯米與相應的酵母菌(酒粬)混合均勻,放入相應的釀造容器中,做好容器的密封。在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為什么需將糯米煮熟?容器用熱水澆燙的原因是什么?容器密封的原因是什么?結合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知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生物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具有系統化的整體,其內部有著復雜的邏輯關系。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作為生物教師,應當打破教材順序,在對整個教材體系和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進行調整,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結合實踐綜合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可調整課程時間,解決課程時間緊張的問題。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相應資料:利用扦插繁殖的關鍵是扦插條的生根,利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可以加快插條生根,提高扦插枝條的成活率。葡萄開花前的一周,花蕾和子房容易脫落,通過科學研究發現,噴灑相應濃度的生長素,可以防治落花落果等病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優化課堂教學環節、調整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前將學生分成小組,開展相應的扦插柳條實驗活動,教師可將不同實驗編上相應編號,每個小組選擇一個編號實驗,并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分析,記錄生根條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按照實驗編號對實驗活動進行總結,說出柳條生根的數量。在每個小組總結之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向學生說明每個實驗組液體的性質和濃度,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尋找相應的規律,深入理解并掌握生長素的作用。借助這樣的方式,可以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強化生物實驗活動
生物是一門注重實驗的學科,很多生物內容、生物物質以及生物現象需要借助生物實驗,同時,生物與生活關系密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生物教材中設置相應的探究、調查以及模型等內容,需要利用相應的客觀條件。不同地方擁有不同的教學情況,如:班級人數不同、實驗設施不足以及實驗設備落后等,對開展實踐綜合活動產生了影響。同時由于課堂活動時間的限制,學校管理制度方面的影響,導致生物實驗在空間和時間上受到影響,影響了生物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優化生物實驗,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態系統的結構”的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要求學生能夠制作相應的生態系統結構模型。在完成課堂內容教學之后,使學生了解生物之間的聯系,通常情況下,教師向學生展示池塘生態系統圖解,讓學生掌握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分析它們各自的作用,并對這些生物進行分類,分析生物之間的生物鏈關系。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課題開展調查活動,并結合自己的調查構建生態環境系統模型,結合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思考、掌握生產者與消費者聯系的紐帶,了解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之間的關系。
四、加強教師之間相互協作,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需要眾多學科的有效結合。在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有些需要同種學科的整合,有的則需要多個學科的整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因此,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應當注重相互之間的合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三“生態工程的實例和發展前景”的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可以選擇如下課題: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小區域綜合治理生態工程、大區域生態系統恢復工程、礦區廢棄地生態恢復以及城市環境生態工程等。在這些課題中,有的僅僅是生物學科,有的學科則涉及多個學科,在實際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需要充分考慮所涉及的學科,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如: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中的沼氣工程,不僅需要利用生物學科知識,還涉及到物理、化學以及地理等學科的內容,結合物質循環原理,利用生物的整體性和多樣化,利用物理、化學相關的原理,加強教師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再如,城市環境生態工程綜合實踐活動中,需要利用地理方面的知識內容,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加強與教師之間的協作,共同探究和探討,更好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結合綜合實踐課程,對生物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調整,加強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協作,促進了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
五、結語
生物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主要研究生物生命等內容,同時,生物學科具有實踐性,想要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應注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因此,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應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將生物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效結合,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課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結合生物實驗活動,加強學科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天軍.淺談如何開展高中生物的綜合實踐活動[J].學周刊,2017(7):75-76
[2]張紀琴.淺談高中生物與綜合實踐課程整合的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5(2):73
[3]葉陶.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J].關愛明天,201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9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