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議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細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提高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我們要有理性的思考、創造性的設計、藝術性的實施外,還要我們從細節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師生的有效交流,加強活動指導,加強課堂調控。
  關鍵詞:細節;有效;時機
  細節決定成敗,課堂中亦是如此。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處在指導的角色。要想提高課堂的效率,不僅要求教師課前關注細節,備好活動,更要求教師全方位地關注課堂,關注細節,尊重細節,剖析細節。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細節問題,會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加有效。
  一、 關注課前引入細節,激發學生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的課前引入能極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好奇心,讓其充滿興致地去學習。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關注課前引入的細節。例如我在教學《吞吞吐吐》一課時需要采用猜猜、試試、看看的探究過程。我從細處入手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先問同學們,知道魔術嗎?你認為魔術是真的還是假的?老師帶來個魔術——瓶吞雞蛋。你猜猜,它是真的假的?我們先來認識認識魔術中用到的器材。(出示廣口瓶)看,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出示煮熟的雞蛋)這是什么?老師把雞蛋放在集氣瓶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在雞蛋不被弄碎的情況下,能把它按進去嗎?誰愿上來試試。說說你的感受?經過剛才的嘗試,都失敗了。老師不用手按,施個魔法,能讓瓶子吞了雞蛋。你信嗎?請你仔細觀察老師是怎么做的,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問題?你觀察到什么有趣的現象?這些問題一環扣一環,引領孩子不斷的猜、看、試,吸引了她們的注意力,激發了興趣。
  二、 從細節入手,促進師生有效交流
  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保證這種交流的順暢有效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簡潔,同時,對課堂上學生一些不尋常的舉動和發現,要及時捕捉,篩選那些充滿靈感、富有創造性的問題。如我在教學的《大氣壓力》一課時,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師:你覺得做這個實驗該注意點什么?生:玻璃杯離水槽近一些。生:動作慢一些。
  師:實踐出真知,那就開動你的眼、耳、鼻、手、腦等器官進行發現。師:先來采訪一下,有什么感覺?心情怎樣?師:說說看,塑料片和水為什么沒有掉下來?生:因為杯子里裝滿水,里面沒有空氣了,而外邊的空氣給了紙片和水一個推力。
  師:噢,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給了塑料片和水一個支撐力。師:如果將杯子傾斜,水會掉下來嗎?師:大氣壓力方向到底向哪?師:演示將杯子傾斜?,F在,同學們看,有沒有掉下來?生:沒有。
  師:再傾斜,掉下來了嗎?生:沒有,
  師:轉一圈有沒有掉下來?生:沒有,
  師:當杯子朝向各個方向的時候,發現塑料片都沒有掉下來,這些說明什么問題?生:(方向:四面八方)
  就像蘋果上的竹簽一樣,是四面八方的。
  我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不放棄教學過程中這樣一個個小小的細節,抓住細節進行有效教學。這個細節的處理,提升了科學探究的有效性,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加有效、更加有意義。
  三、 捕捉精彩細節,展現課堂教學的魅力
  教學的大智慧是由一個個容易被忽視的教學細節積淀而成。對教學細節的把握源于對文本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教學藝術的嫻熟運用。如我在教學的《健康與飲食》一課時,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師:我給大家準備了饅頭和洗干凈的黃瓜。先來猜一猜,當我們咀嚼饅頭和黃瓜時,它們在口腔中會發生什么變化?生猜測,回答。
  師:是不是真的這樣?我們親自觀察一下。師:你有什么發現?生:我發現黃瓜越嚼越碎。生:我發現饅頭越嚼越甜。
  突然,有一生舉手說:我發現牙齒長得不一樣。
  師:他還發現了牙齒長得不一樣。觀察的真仔細呀!
  我抓住這一細節及時發問:“牙齒長得什么樣子呢?為什么長得還都不一樣?”引導學生深入研究。
  咱來觀察一下自己的牙齒怎樣?
  生:前面的扁扁的。生:還有的尖尖的。生:后面的比較大。生:后面的寬。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現牙齒不僅種類不同,作用也不一樣,這3種不同的牙齒共同來完成咬碎食物的作用?,F在你能說說牙齒在食物消化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嗎?生說。
  師:那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是狼吞虎咽好,還是細嚼慢咽好呢?說說你的理由。生:細嚼慢咽好。
  師:是的,食物在口腔里能細細的消化的話,就能大大減輕胃腸的壓力。我們要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吃東西要“細嚼慢咽”。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食物在口腔中最少咀嚼20次吃進我們的胃里才健康。所以,我們要吃的健康也要嚼的健康。
  我抓住這個細節,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課堂更加精彩。精彩細節決定著教學的成敗,絲毫的細節決定著課堂效率與質量,把握細節,更是提升教師智慧的必經之路。
  四、 把握分發材料的時機
  平時上課的時候,我們常常發現課堂上秩序混亂,小組活動雜亂無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活動材料過早地出現在了桌上,孩子年齡小,這些形形色色的材料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進程,將實驗材料采取靈活多樣的、恰當的時機分批發給學生。教師自備的材料盡可能放在比較隱蔽的地方,學生實驗材料能不發的盡量不要發,講清所有要求后再發。必須提前發給學生可用信封或其他可以遮蔽實驗材料的袋子包起來,避免實驗前的干擾。
  關注教學細節,不僅是關注精彩細節的教學方法,更是關注課堂上自己不經意間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關注我們習以為常了的一句評價、一聲激勵、一次引導、一點點撥……在關注中反思,在反思中重建。細節是一種功力,細節是一種資源,細節是一種智慧,因為有了教學細節,課堂才充滿思辨與靈性,我們才充分感受到了生態課堂的和諧與美麗。
  參考文獻:
  [1]趙永環.小學科學課堂中教學細節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5).
  [2]王安全.把握課堂細節,提高科學課教學的有效性[J].道客巴巴,2014.
  [3]潘麗莉.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4):96.
  作者簡介:王浩,山東省鄒平市,鄒平市青陽鎮醴泉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2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