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考項目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體育教學在促進青少年成長方面發揮著關鍵的作用。體育不僅是我國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新課改的縱深推進,廣大教育工作者對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及效果也愈發重視。基于此,以體育中考項目改革發展變化為切入,闡述了體育中考項目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作用,希望能夠為助推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有益參考,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積極進取的體育核心素養及精神。
關鍵詞:中考體育;項目改革;體育教學
加快推進現代化教育,培養初中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近年來,面對學生體能、體質的下降問題,我國提升了教育事業中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在中考中已經將體育作為必考科目。且幾經改革調整,已更趨于科學化。以河北省多市為例:已由最初的固定單一項目到現下的類型多樣化;由單純的技能項目考核向注重技能與發展過程相結合的考試[1]。與此同時,中考體育的分值也在逐漸增加,備考項目也在增多。由此可見,我國的中考體育改革正逐步走向規范化、成熟化。在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以中考體育項目改革對體育教學的影響做淺析。
一、體育中考項目改革發展簡述
自1974年,上海崇明中學開啟了全國首次對初中畢業升入高中學生的體育技能測試,不符合測試標準的學生將不能進入下一階段高中的學習,以此拉開了我國中考體育的序幕。其中上海、山東及河南等省市作為首批接觸體育中考的地區,當時多以成績是否合格作為評判標準。歷經探索期、改革期、發展期及成熟期,中考體育在我國歷經四十余年的發展與調整。時至今日,我國中考體育無論是考試項目、內容、相應的配套設施還是評價機制,都已經日趨完善。
隨著我國中考體育項目的改革,不僅有利于從小培養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更將有益于培養學生健康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此外,隨著考試項目及分值的調整,一方面,更引起了學生及家長對體育學科的重視,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育技能學習、鍛煉意識,更改善了青少年的健康情況;另一方面,中考體育改革后,各學校紛紛加大了對體育學科的投入,無論是師資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都體現出較為明顯的變化,助推了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
二、體育中考項目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影響
筆者通過對河北省某市中學以走訪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分析中考項目改革對體育教學的影響,得出以下分析結果。
1.增加了體育教學投入
隨著河北中考體育項目改革的推進,不僅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標準,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情也隨之增高,對體育場地及器械的需要也在不斷提升。在筆者走訪的20家中學里,80%以上的學校在近10年內曾擴建或修整體育場地,另有4%的學校是近五年才落成,學校操場建設已具備現代化體育教學規模。例如:在調研學校中,大多數的老師在長跑項目中,以人為發令改為電子發令,使考試計時更嚴謹;在仰臥起坐測試環節,也有一半以上的學校具有專門的訓練室,并采用了電子設備進行輔助教學。
2.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更高
被調研城市自體育項目改革以來,選考項目由之前的兩項跑步和實心球擲遠增加至五項,新增了排球、足球及引體向上,使學生的可選擇空間加大。而在筆者走訪的校園內,很多學生在課間活動中也在進行相應的體育活動練習。通過對隨機40名學生的簡單問卷,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學生對中考項目改革持正面看法。例如:在調研中有學生表示,體育改革不僅使現在的體育課內容更豐富,也讓大家能夠以此為契機進行多樣化選擇。一般學生都會選擇適合自己或較為擅長的項目作為選考,以此不僅促進了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也為其培養運動特長夯實了基礎。
3.有助于教師的創新授課
隨著體育項目改革,校方不僅更為注重對體育任課老師的選拔,以更專業的角度多次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老師的工作責任感及授課方式也在同步提升和創新。畢竟,體育參考分值在不斷提升,家長、學生對體育學科也愈發關注。在觀察中,20所學校中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會進行認真制訂教學計劃,其備考熱情也比較高漲,從初一階段就開始注重對學生的體育技巧、技能及興趣的培養。例如:根絕對學生的問卷調研顯示,在教學中老師采取授課方式主要有游戲推進法、比賽練習法、綜合循環法及重復練習等。由此可見,老師在教學中,已經將創新教學與教材重點結合,正在以多樣式體現教學。
4.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素養
隨著各界對初中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在同步提升。例如:從調研學生初中體育升學中體育考試成績中可看出。2015年男生1000米跑及籃球繞桿相較于2014年最低分值均有提升,其中跑步的最低分成績由5.41提升至5.46,籃球繞桿的最低分值由23.4提升至25.1[2]。另外,女生800米跑步與籃球繞桿的成績也有小幅提升。
綜上所述,體育中考改革對體育教學的影響較為深遠。尤其是新時期賦予了體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只有改革和創新的同時并舉,才能使體育成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助力,為培養新時代全能型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任玉生.安徽省巢湖市體育中考的實施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D].上海體育學院,2010.
[2]謝卓鋒.對我國體育中考實施情況的審視與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7).
[3]朱琳.體育中考制度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4).
編輯 劉瑞彬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