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德育工作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校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面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一線教師如何適應新時代的挑戰,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是既有現實意義又有實踐意義的重要課題。如何開展好德育就更為重要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好壞,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影響學生智育等多方面的發展,影響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學校應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和師德師風的建設;形成共識,重視德育工作。
關鍵詞:德育;學校;重要性
所謂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段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都體現了有關德育的內容,教育者要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小學德育工作開展的對策
首先提升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認知,學校領導干部要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梳理“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并將現今的德育工作融入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有效地提升師生的道德素質,提升學生道德素養。加強德育管理活動的目標性管理。制訂德育工作的目標,并確保目標管理切實有效,強化德育工作的行為實施。
要為學生創立一個勵志教育的環境,在學校推動德育工作應具有針對性的勵志教育方針政策,由教師帶領各班級所有學生共同進步。學校德育優化著小環境,也對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這個大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學校是培養學生的基地,教育的任務是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人才,并不斷地向社會輸送人才,學校德育工作搞好了,教育出來的學生也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這些人才將會在各個行業發揮作用,產生積極的影響,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任何地方德育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要結合挫折教育,提高勵志教育。在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勵志教育的重要性,指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挫折,認識挫折,了解挫折帶來什么樣的不利影響,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挫折,樹立戰勝挫折的品質與勇氣。讓學生在面對一次挫折的時候不會輕易放棄,要鼓起勇氣面對挫折,用堅韌的性格、頑強的斗志去戰勝挫折。讓學生在每次戰勝挫折中發現自身的優勢,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從容面對挑戰,不怕挑戰,最終達到真正將挫折轉化成每一次自己的進步,不斷進行良性循環。
二、小學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
作為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表率,更是學生在道德思想上的引路人,首先要注重提高思想品德方面,尤其是自身的言行的一致性。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是學生接觸教育的直接方式,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學生,尤其是在小學時期,學生處在成長的過程,老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一方面,作為教師思想品德素質也是要注重的,從一定定義上講,作為教師為人師表,任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方面不足,都會引起學生的不滿,產生教育的負效應。小學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尤其關鍵的時間段,這段時間小學學生懵懂無知,教師的一言一行深刻影響著學生,這段時間也是尤為重要的期間,是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時期,教師更應注意一言一行,樹立良好的榜樣尤其重要。
其次,教師的人格影響相當重要?!扒Ы倘f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钡慕處熑烁竦挠绊?,是教師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陶冶,身為教師要時刻注意對學生的態度,以及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這會自然而然影響學生,因此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熟練的教育技巧,高水平的表達能力和深厚的教育功底,還要在品格方面,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與優秀的心理品質。所以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成為學生的楷模,不僅要為人師表,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建立威信,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下去。
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思想教育
對于學生的教育,從德育方面的角度我們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對策,采取不同的途徑、方法對其進行教育溝通。首先,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觀察、分析,然后綜合起來,之后根據對學生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尋找問題的根源,制訂方針對策,對學生有針對性、有說服力地進行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隨著時間的流逝,促使學生認識并改正自己的錯誤。
其次,教師在“因材施教”過程中,要具有信心、耐心和誠心,要給予他們發現正確認識的時間,并且鼓勵他們通過參加活動和與其他同學交流來發現自己的問題,在此期間,教師的形象變得尤為重要,教師要以什么樣的形式方法來引導學生,這要因人而異。通過教育讓學校自行發現并改變自己的問題,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有的教師,對學生的說教多,具體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少,問題不大就忽視了,這樣的德育最終難以取得成效,德育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程,并非一日之功,教師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地教育學生。
參考文獻:
[1]徐愛娥.農村德育管理目標分類及其實施措施[J].寧波師院報(社會科學版),2011(1):103-109.
[2]王俊.勵志教育德育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
[3]莫振英.語文數學中融入勵志教育的嘗試[J].廣西教育,2013.
編輯 李燁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