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小學數學“體驗”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是一門關于客觀地體現自然規律的邏輯性強、知識結構嚴謹的學科,在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即小學,數學在啟智方面的功效是不可忽視的;然而數學的枯燥和難度使得學生學習興趣衰減,甚至產生畏難心理,在經過多次實踐后,“體驗”式教學策略被證明有良好的成效,因此對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開展“體驗”式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
  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使得社會人才的要求也隨之發生變化,不同以往,現在的社會對于能夠靈活變通并有創新性思維的人才極其渴求,因此傳統機械性的教育方式已經落后。在進行教育改革中,要重視培養人才的特性,避免機械灌輸知識,要尊重學生的特點,因此“體驗”式的教學策略需要被應用于教學過程中。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及其與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
  談及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對數學課堂提不起興趣,因為數學是一門嚴肅的、邏輯性極強的學科,而教師的授課又是傳統的死記硬背公式、枯燥乏味地練習演算過程,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授課有時并未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講解的過程對于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一知半解。加之,數學課程要求的連續性較高,學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一節課的內容,對于下一節課的理解就會受到阻礙。因此,如何讓學生從被動消極的“被教育”狀態轉化為主動積極地去尋求知識的狀態,是每一個小學數學老師需要研究的教學策略。
  而“體驗”式小學數學授課方式是一種針對學生的特性,根據學生已有和掌握的知識結構,對數學進行針對性的教授,其中的關鍵是讓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的構建、演進,以及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研究。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自發主動地去“體驗”知識,感受數學知識的普遍性;通過創設情境,以生活中的數學實例來拉近學生與數學的關系,揭開數學的神秘面紗,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數學以及它的作用,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1]。
  “體驗”式教學需要與小學數學課堂實現有機結合,不能僅僅將“體驗”的概念硬套入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有機結合就是將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與“體驗”式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設計針對課堂核心的情境模式以及合適的課堂教學和互動。
  二、“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的策略
  1.設計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
  基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知經驗很淺且基本來源于生活實際,所以教師在設計情境時,要格外注意所設計的情境一定要貼近日常生活,透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來展示數學的作用和突出數學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備課時[2],先讓學生尋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長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學生可能會舉出許多的例子,如桌子、椅子、床、手機、電視等等,教師要對學生的舉例加以肯定,并鼓勵學生養成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的習慣。接著,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質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以教師事先準備的實物為準,比如一個魔方和一個長方形的木盒,讓學生對魔方和木盒進行測量,用尺子量出它們的邊長。在這里,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魔方和木盒的邊長有什么特點?學生經過思考應該會得出魔方的邊長是一樣長的,而木盒不是,這時教師就可以進一步介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結合以前學過的矩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出魔方和木盒的表面積,并將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關系進一步揭示。
  2.設計焦點問題并鼓勵學生動手實踐
  在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讓學生自己參與進教學的過程,靈活地轉變教學的關系,從教師單純地教授變為由教師拋出一個焦點問題,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例如,在進行對圓的學習和性質探究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3],如何去畫一個圓并讓學生上講臺動手畫圓,有的學生會用手簡略地描出一個圓,有的學生則會借助工具,比如一個硬幣或者用圓規畫出一個圓。學生畫圓的多種方法,讓學生對圓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和認識。教師這時在黑板上選出一個變形比較嚴重的圓,告訴學生要將這個圓進行修整讓它更像一個圓,就要在圓的中心點出一個點,再用粉筆和細線畫出一個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入了圓心的概念,正是將所有與圓心等距離的點連起來才得到一個圓,通過直觀的作圖方式將圓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從而進一步引出圓的半徑、直徑、面積等相關性質。
  “體驗”式教學是解決小學數學課堂難題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索“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策略,通過不斷地反饋、記錄從而完善“體驗”式教學法,靈活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去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氣氛活躍性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田潤德.談小學數學“體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5):95-96.
  [2]陳清利.體驗式學習的特點及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177.
  [3]呂莉.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4):57.
  編輯 段麗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8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