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很多學生喪失了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同時,化學本身具備了抽象性以及理論性,長期學習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厭倦感,造成化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初中化學教師需要有效創新教學模式,使用合理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為此,系統論述了當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提升備課質量、豐富課堂內容、采用探究式活動以及注重課后反思四個方面闡述了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伴隨著我們對教學認知的持續加深,高效率教學活動逐漸成了關鍵目標,同時也是衡量教學成果以及教學發展的關鍵性指標。課堂教學效率包含了教師高效教學、學生高效學習兩方面的內容,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集中體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是要不斷尋找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阻礙的相關因素,然后結合這些因素展開具體分析,并提升初中化學教學的高效性。為此,本文探究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充分了解了當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策略。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備課忽視重難點知識
   學生有效獲取教師備課內容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為了實現該目標,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教材特征以及學生自身的情況作為前提,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掃清重點與難點問題。可是,實踐教學工作中,教師備課階段通常出現知識點尋找失誤,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云里霧里,不知道本節課程的重點所在,精力被分散,削減了課堂教學效率。還有的教師通過預設實驗的形式講解重點內容,但是在實驗中,只是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沒有對問題進一步設疑,無視學生對問題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忽視了學生歸納能力的提升,無法凸顯課堂的重點與難點,這種教學方式非但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望,同時也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創造性以及啟發性思維的培養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課堂內容安排不合理
   學生知識來源于教材,教育內容同樣也通過教材加以體現,新課標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定也是通過教材形式展現。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課標中所規定的基本知識,在教學中充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了解學科知識。但是,化學實踐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內容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無法準確地確定不同章節的課時數量,有些教學活動要展開集中討論、實驗以及探究,可是如果開展這些活動,教師的授課時間就會相應的減少,假如將這些活動去除,教材也就喪失了其應有的參考價值。這樣就會出現教師為了應付考試,采取先慢后快的教學方法,這對于一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而言,在學期末會無法跟上教師的授課進度,使得他們最終淪為被動接受的角色,無法成為課堂教學主體,這有悖新課標的要求,與新大綱不符。
   二、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
   (一)提升備課質量
   首先,課前要根據教材尋找知識點,將知識點進行分類,認真研究不同知識點的講解方法,如何講授才能夠保證學生更好理解知識點。比如使用什么樣的教具、舉什么樣的例子、采用什么樣的點撥形式等,實現備課的不斷細化。
   在講述溶液的時候,教師可以拿杯子盛部分水,然后將鹽放入其中,向學生提問,溶質是什么?溶劑是什么?然后再放入糖,詢問學生,溶質是什么?溶劑是什么?溶質是否只有一種?鹽和糖都是溶質嗎?此外,學生對于溶質質量分數也存在認知上的偏差,教師也需要針對該部分內容進行精密的籌劃和準備。
   其次,設計問題舉一反三,從易到難。很多學生反映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點都能理解,但是就是不會做題。其原因在于學生欠缺思維靈活性。在對學困生以及優等生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發現,優等生解題的時候能夠根據題干已知條件產生假想,對不同的假想都能進行合理化的推理,如果某種假想思維受到了阻礙,可以馬上轉變思維模式。學困生的這種假想通常是單一化的,并且較為緩慢。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有針對性地按照相同問題設置發散性的解答方式,提升學生的思維廣度以及靈活度。
   最后,注重實驗的作用。備課準備化學實驗的時候,需要從實驗需要達到的目標、程序、現象以及結果等不同的環節下工夫,為學生預留懸念,使得學生能夠在觀察以及疑問中得到體驗,充分感受化學世界當中的神奇。比如,在講授第一章內容的時候,教師不著急開展新的課程,而是可以演示一系列的化學實驗,比如白紙顯字、清水變牛奶等,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這些神奇的實驗現象,培養學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與濃厚興趣,一旦學生產生了興趣,那么就會更加主動而又積極地學習化學。
   (二)豐富課堂內容
   首先,確定課堂教學的目標,合理化地凸顯課程重點與核心內容,有效化解難點問題,每節課程都要明確重點,整節課程都要圍繞重點展開。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程的教學任務以及重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發現課程重點,提升學生對于重點內容的關注力度。
   其次,給予學生練習的時間。課堂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各種學習規律以及解題的方法,歸納以及總結知識結構就顯得異常重要,所以,選編例題就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以及內容。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例題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新概念的引入,同時也能夠提升對于公式、概念以及定理的充分理解,還能夠有效啟迪學生思維。因此,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發揮教材例題的關鍵作用,合理化地增添以及改編課本當中的例題,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使得學生可以充分掌握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再次,給予適量課堂提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適量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此,教師要按照學生學習習慣以及不同的心理特征,有效設計各種問題。對于一些相對容易的問題可以讓學困生回答,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則可以讓優生回答,充分調動優生與學困生的積極性。    最后,合理化地使用現代教學方式。現代教學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方面可以充分增加課程的容量,另一方面能夠減輕教師工作量,使得教師可以將精力集中在課程難點內容的講解上,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此外,現代化教學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學習更加主動。
   (三)采用探究式活動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多思考和探究,提升化學素養。為了能夠全面落實該要求,教師要有效地摒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防止出現一人主導整節課堂的問題。將化學課堂轉變為互動的、多向的課堂,發揮學生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激發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此外,初中化學教師在化學教學的進程中,要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使得學生不單單能夠掌握化學解題方法,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掌握化學學習思路,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實踐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開展探究實驗,而并非是在課堂上簡單地演示教材中的實驗。讓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最終獲得正確結論。實踐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組委派組長領取器材,然后組長負責對組員進行分工,分別有記錄者、觀察者以及操作者。分工明確之后,就能夠開展實驗。實驗前,教師需要向學生闡述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注意事項開展實驗,避免在實驗過程中發生意外以及危險。學生實驗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巡視,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待實驗完成之后,教師要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總結,并在班上集中交流,查看學生獲得的結論是否相仿,最后教師總結實驗結果??偨Y完實驗結論以及現象以后,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理解實驗中的理論知識以及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通過學生的相互配合以及自主探究,能夠將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逐漸轉變為具體實驗,不僅深化了對于知識的印象,同時也可以充分理解有關知識,獲得相對良好的效果,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四)注重課后反思
   化學課程實踐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同時還要及時對課程內容進行反思以及總結。只有反思、總結,才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獲得提升的空間。教師教學反思既能夠單獨開展也能夠在課堂上與所有的學生共同開展,讓學生提出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然后教師按照實際的情況以及具體的問題作出相應的改變。教師反思教學質量以及教學環節是不可或缺的,能夠針對教學不足進行創新與改正,在后續化學教學中提升實踐的效率,這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為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利用趣味化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切忌采用保守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按照實際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特征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按照不同教學情況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并非一味地按照某種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教學本身沒有固定的方法,貴在選擇合理化的教學手段,教師只有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創新,才可以顯著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段丹丹.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陳彩云.基于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建構與思考[N].發展導報,2017-10-27(033).
   [3]陳富國.以信息化教學為平臺構建高效初中化學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53.
   [4]石麗.關于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6(15):97-98.
   [5]王慶喜.有關高效課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139-140.
   作者簡介:王玉勤,男,漢族,出生于1968年12月,甘肅岷縣人,1989年8月參加工作,一級教師。多年從事初中化學教學及研究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0023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