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啟發式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曹楊

  [摘要]課程改革的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師要不斷思考怎樣更新教育理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但迫于高考的壓力,一些教師不敢創新和改革,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高中化學教學低效。面對這種狀況,教師不妨在啟發式教學上多下些功夫,通過有效的啟發式教學,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學會自己去探索和發現化學知識,實現教學相長。因此,有必要對啟發式教學的本質及具體運用再次進行探討,以期能給高中化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切實提高化學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化學素養。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高中化學;化學素養;實踐環節
   雖然新課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有些教師仍秉承傳統,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課堂的主動權仍握在教師手里,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實現,被動地學習,導致學習效果不好,課堂效率低下。這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對此,教師不妨認真研磨啟發式教學,讓它在化學教學中重新發揮作用,幫助學生學好化學。
  一、啟發式教學的內涵
  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方法。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以啟發,教師的任務,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因為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啟發,促使他們以后自己去探究知識。啟發式教學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因為在啟發式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啟發。表現在化學教學中,就是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按照學生的特點和知識傳授的規律,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根據知識傳遞的規律,使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包括示范圖式以及提示,不斷去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尤其是發揮化學實驗教學中顏色、聲音的變化去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動腦去思考,親自獲取知識。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幾種常用的啟發式方法
  1.比喻啟發
  化學屬于自然學科,需要理性思維,很多化學知識都非常抽象,講授起來晦澀難懂。如果教師使用自然貼切、形象的比喻,并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激發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中的重難點,重燃對化學學習的熱情。恰當的比喻,非常適用于化學概念和化學原理的教學?;瘜W概念大都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意思,以致影響了后面的學習。比如,對于化學平衡中的移動這一內容,學生很難理解可逆反應,不知道什么是正反應和逆反應,對于教師講的改變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這一知識點,學生更是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已知的知識中尋找靈感,打這樣一個比方:平面上有一個物體,它受到左方向和右方向兩個方向的力,那么左方向上的力比喻成正反應,右方向上的力比喻成逆反應。這樣,如果兩個方向上受力相等的話,那么物體就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把左方向和右方向上力相等的現象比喻成化學平衡的狀態,通過這一比喻,學生很快理解了正反應和逆反應。這時教師再進一步講解:如果改變兩個力的大小,化學平衡的狀態就發生了變化。如果左邊的力大物體就會向右邊移動,右邊的力大物體就會向左邊移動。這樣,學生對化學反應平衡和正反應有了正確的理解,教師接著再講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那么學生就知道該怎樣根據化學反應移動方向來判斷了。再如,學生知道共價化合物里面有非金屬元素,這些非金屬元素的原子使用共用電子對,那么非金屬元素比較容易得到電子,但是它們怎么去形成化合物呢?對此,很多學生疑惑多多,教學中教師通過形象的比喻——把兩個非金屬元素的能力說成是勢均力敵的,為了避免兩敗俱傷,他們決定共用電子對,從而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化學知識。
  2.直觀啟發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運用的教學方法就是直觀啟發法,即把抽象思維跟具體形象相結合,讓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降低化學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常用的直觀教學手段有圖片、圖表或者電化教具等,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晶體結構”的教學中,講解離子晶體結構的特點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結構模型,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總結出晶體的結構特點和性質,如離子晶體的熔點為什么較高。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理解物質的結構直接決定物質的性質這一原理。
  3.激勵啟發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用什么樣的方法激勵學生提高化學學習的熱情,和教學質量,是教師應努力探索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放下架子,不斷鼓勵、啟發學生,把學生當成朋友,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可能犯錯誤,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要持一顆平常心,鼓勵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并改正,同時鼓勵學生去探討、習得化學知識,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評價,用語言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尤其是面對高中階段學習任務重、壓力大的現狀,教師更要指導學生學會調節情緒,以輕松平和的心態面對化學學習。
  4.實驗啟發
  眾所周知,化學學習離不開化學實驗,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很多問題通過開展化學實驗,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親手操作,才能獲得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尤其是面對比較抽象的化學問題,教師要通過化學實驗,引導學生去動手探索,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教育學生養成好習慣,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做好記錄,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另外,要學會對感性的知識再加工,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終能夠自己設計簡單的實驗,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要做好指導。例如,首先讓學生把化學實驗中涉及的器材、條件和已知的化學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實驗要點。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評價和分析,從自己的知識網里調用相關的知識。其次教師要做好實驗設計,要根據教育的具體目標設計實驗內容,對實驗的重難點進行把握,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學生為導向,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讓整個實驗設計更完整。尤其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刻分析,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選擇合適的實驗方法?;瘜W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很強,教師在實驗的每一環節都要做好指導,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學會科學地分析實驗結果。
  5.思維啟發
  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實現從具體到抽象的飛躍。樹立化學思維,就要求教師發揮書本的作用,實驗的作用,體現化學和自然的聯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讓學生去觀察和操作,感受化學實驗的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感知,同時,帶領學生學會自己去探索化學知識,由遠及近,把新知識遷移到學過的知識中,融會貫通,學會用化學的思維思考問題。比如:燃燒現象、自行車生銹、食品的腐化以及巖石的風化等現象學生都比較熟悉,從這些熟悉的現象中,引發學生用化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從化學的角度去分析這些現象的本質??茖W技術不斷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通過ppt、微課等形式,不斷擴展化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運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引發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強化學生的記憶,感受化學的美麗。例如,乳濁液可以用水乳交融來形容;能量最低原理可以用水往低處流來形容;硫化氫比較臭可以用臭雞蛋的味道來形容,既活躍了化學課堂的氛圍,又幫助學生學有所得。
  綜上所述,啟發的方法有很多種,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抓住知識的核心,讓學生不斷思考,使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去探索、發現化學知識,揭示化學知識的美妙,進而提高化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陶沼靈.啟發式教學方法研究綜述[J].中國成人教育,2007,(04).
  [2]蔣青.基于創新教育的啟發式教學過程設計與實踐[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6).
  [3]趙春芳.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研究策略[J].數理化學習,2012,(04).
  [4]阮雪景,孫海.啟發式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26).
  [5]蔣青.基于創新教育的啟發式教學過程設計與實踐[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6).
 ?。ㄘ熑尉庉?付淑霞)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0416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