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走出家庭教育誤區 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殿武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們的家庭結構、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但我們的長輩并沒有同步調整好教子方案,或者說沒有更新教子理念,掌握正確的教子方法,有的甚至生搬硬套一些育兒書刊的方式方法,操作起來似是而非,所以一個個家庭教育誤區出現了,代替孩子成長,便是其中之一。
  在現代家庭中,六口人撫養一個孩子的現象越來越占主導,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隨之越來越高,成為家庭的中心,家庭中的一切事物都圍繞他轉,以致于孩子成了號令全家的“小皇帝”。
  兒子同學的父母一直在為其兒子“什么都不會做”而苦惱。已經上了初二的他目前連腰帶都系不好,他們擔心他無法適應社會。我告訴他們,如果他們的孩子不做一些改變,將來一定不能適應社會。
  “吃飯穿衣不用管,長大了自然就會了”。這是許多家長的想法,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幫孩子穿衣,洗手腳,嫌其慢,嫌其弄得不夠完美等等。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穿多少衣服,都不用孩子動手和動腦,全部由家庭思考和決定。這種行為及思想無疑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力,讓孩子失去了生活處理能力的實踐機會,導致孩子長大后生活處理能力差。這不僅影響孩子的自信,還抑制孩子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如上述一樣不會自己系腰帶,不會整理床鋪的孩子數不勝數,大學生也要父母陪讀的也大有人在。
  其實,這種現象的產生就是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過多地替代了孩子,學會一些簡單的自我服務勞動不是可為可不為的事,它影響著孩子心理素質的形成。在孩子操作初期,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完美,但只要長輩們多些容忍與指導,從教其做,讓其做,到看其做,循序漸進,逐步放開,堅持三周或一個月左右,我相信沒有培養不出來的能力。在生活基本處理能力上,只要長輩們“懶惰”一些,相信孩子一些,孩子就會一點點成為小能人,大能人,無所不能的人,正所謂,小時候放手,長大才能放心。
  對于已經產生了“后果”的孩子,我建議家長在未來的日子里多說“不”。當孩子在生活自理上要長輩去做時,長輩一定要說“不”,開始孩子可能會感到不適,自己也不動手去整理,還會招來老師或同學的一些批評,但不要心軟,在其苦惱,無奈之后,他終會被“逼”上梁山,在他自己動手操作的時候,給以適當的鼓勵,他就會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好孩子是自信的,自信也讓孩子更好地發展。
  其實,呵護孩子的成長,培養孩子的習慣,開發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這一切都是從家庭出發的,與父母們分不開的。孩子是父母的第一個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不僅從父母那里得到無條件的愛,還應該學會生活的自理與自立。有了這些人生體驗之后,他們才會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體會。
  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但往往在教育孩子時,因一些錯誤的教育理念而做成“孩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如果說替代孩子從事一些體力上的事還有機會彌補,一旦不再代替做,那么孩子也許會不得不自己做。但如果代替孩子思考,做人生的決定,那就會徹底地讓孩子失去對生命的體驗。擁有一次生命,卻不能感受出生命的美麗與滄桑,這是對生命的殘忍,也是對生命的不敬。
  作為從事義務教育多年的老師,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直希望家長們從家庭教育的誤區走出來,不要讓錯誤的溺愛毀了孩子。理智的愛是陽光,只有讓我們的花朵在陽光下成長,他們才會成為棟梁之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625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