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校合力“減負” 師生攜力“提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素質教育所說的“減負”不是減少應有的學習任務,而是在充分尊重并發揮學生主體性和主動性的前提下,優化其學習目標,增大其學習的有效含量。減負提質的關鍵在于家校合力,師生攜力。
  【關鍵詞】減負提質 家校合力 師生攜力
  
  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相輔相成,是辯證統一的整體,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遠離質量和效率來談減負,就會造成手段和目的的錯位?!皽p負”只是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過重負擔,絕不意味著降低對學生學習的要求,根本目的是把過重的負擔減下去,把教育教學質量提上來。減負提質的關鍵在于家校合力,師生攜力。
  1.科學疏導,變學習壓力為學習動力
  心理壓力大是高中學生最大的隱性負擔,其主要表現是厭學,缺乏學習動力,無快樂感,對學習感到恐懼。究其原因,壓力來自于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高考競爭驅動下的過重的課業負擔,家長過高的期望,不當教育方式與手段,受功利思想左右的補課與培訓市場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承受超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負擔,造成低效甚至無效學習狀態。
  學習活動是德、智、體、美、勞諸方面聯動、體驗的一個綜合實踐的發展過程,應有一定的“強度”,作為在學習中成長的學生應有必要的任務和責任,適當的壓力在一定意義上是動力,也是責任。但是,學生作為成長中的人,其身心負荷有限,超過“度”的負擔不利于學生成長,其結果必然與提高教育質量的愿望相違背。素質教育所說的“減負”不是減少應有的學習任務,而是在充分尊重并發揮學生主體性和主動性的前提下,優化其學習目標,增大其學習的有效含量。如果不加分析的減少學習任務,降低學習要求,則勢必會降低教育質量。
  對此,我們引領教師深刻領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精神實質,將課改理念內化為教學規范,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寬度和難度,為學生營造高效學習環境;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命觀,疏導學生用科學的、發展的和平常的心態應對高考,減輕其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變壓力為動力,增強學習內動力;要求教師以真心關懷和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進步為目標,不斷探索有效教學的思路與方法,引領學生自覺學習,讓他們主觀上感覺到學校和教師是值得信賴的,求知學習是快樂的,是充滿樂趣的,從而增強刻苦學習、追求人生理想和價值的內動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可負擔的前提下學習和提高,都能在自覺、自愿、自然的狀態下成長。
  2.家校合力,為學生營造生態成長環境
  爭取上名校幾乎是絕大多數家長追求的理想和愿望,家長要求孩子學好考好,給孩子必要的壓力,則是必然的。但是,這種壓力要適度,要以學生終身幸福和終身發展為根本,要依據學生體能實際和個性興趣的具體情況,指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配合學校和教師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扎實根基,讓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成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合力。
  然而,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影響,以及為迎合家長的這種心理需要的各種以謀利為目標的補習班、培訓班和教輔資料的泛濫,影響和制約了教育合力的生成。部分家長根據學生發展需求或讓學生上補習班,或因必要而購置教輔,這些可能的需要也影響和動搖了其他家長,跟風現象也就應運而生。本來學校提供的教育資源和服務,提供的學科教材、教輔和練習已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而家長不加選擇和分析的為學生選購大量的、重復的甚至是低質的教輔及練習冊,逼著學生做重復低效學習,使學生在這種狀況下浪費時間,耗費體力和精力,產生厭學情緒,影響正常的學習效果;逼著學生上那些不必要的預科班、特長班、補習班和請家教輔導等,不僅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無端的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更為嚴重的是造成了學生的心理疲倦,影響到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對此,我們從三個方面入手,為學生營造生態成長環境。第一,依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創造性地規范開設課程,加強教學管理,為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搭好平臺,創設環境,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優質的服務。第二,引領教師立足于“為學生終身發展,終身學習和終身幸福奠基”的發展性、高效性和生命性質量觀,以學生未來的發展與幸福作為教育教學的動力,以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教育教學的責任,以學生的智慧生成和能力提升作為我們的企盼,加強師德修養,加強業務研修,提升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用精湛的業務、高尚的品德、敬業奉獻的精神為學生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和實現理想的廣闊空間,以此來贏得家長的信賴和支持,使家庭教育在信任和認同學校教育的基礎上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達成目標一致,形成合力,在不額外增加負擔的情況下,促進質量提升。第三,加強家校合作,引領學生回歸生態學習環境。通過開辦家長培訓班、家長交流會、教學開放等活動,共同討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問題,介紹展示學校教育教學的措施,幫助和引領家長形成正確的人才觀、升學觀和就業觀,使家長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家校合作共同引領和教育學生不上低效、無效的提優、補差、預科班,不請加重學生負擔的家教,不濫購不符合學情、超學習限度的課外教輔資料;指導學生理順學習關系,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以學校內學習為主,以教師引領下的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為主,在達成課堂高效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參加一些必要的社會實踐、課外讀書、課外文體等活動,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達成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和諧發展。
  3.追求高效,為減負提質提供保障
  追求有效教學,不僅是減負的重要途徑,更是提高質量的關鍵所在。提高質量,需要學生以勤奮刻苦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投入學習,更需要教師科學的引領。一堂蒼白無力,毫無生氣的課,會使學生失去興趣,產生疲倦,造成厭學心理,其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一堂生動充滿活力的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引領下,在問題和情境的驅動下,沿著正確有效的軌跡漸進發展,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達成學習目標。因此,我們通過制度規范和任務驅動,引領教師以為每一個學生的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負責的態度,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服務為根本目標,備好每一節課,組織上好每一節課,設計好每一次練習,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和練習的情趣性、激發性和再生性,使教師在實現從主演走向導演,從獨演走向合演,由現成走向生成,從傳授者走向引領者、合作者的角色轉變過程中,達成引領學生高效、愉悅學習的目標;使師生在互相激發、合作質疑與體驗的過程中,構建真正的師生“學習共同體”,在共同學習、體驗、提煉、反思、生成的發展過程中,體味共同探究的樂趣,感受成功快樂,達成情感相融、相互信任的高效學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630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